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近年来,磁性材料的研究备受国际磁学界的关注。Fe3O4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磁性...

近年来,磁性材料的研究备受国际磁学界的关注。Fe3O4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磁性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水热法制备Fe3O=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32-+O2+4OHˉ=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S2O32-是氧化剂

B.被氧化的Fe2+和未被氧化的Fe2+个数之比为1:2

C.每生成1 mol Fe 3O4,则转移电子数为2mol

D.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2)已知:H2O(1)=H2(g)+1/2O2(g)   △H1=+285.5kJ·mol-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过程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Fe3O4(s) 6FeO(s)+O2(g)   △H2=+313.2kJ·mol-1,则过程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化学共沉淀法是制备Fe3O4颗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方法是将FeSO4FeCl3溶液以1:2投料比混合,再加入NaOH溶液,即可产生Fe3O4颗粒,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下表数据可知,Fe2+Fe3+的最佳投料比为1:1.8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投料比得到Fe3O4的结果

(4)磁铁矿(Fe3O4)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3O4(s)+4CO3Fe(s)+4CO2,该反应的△H<0,T℃时,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Fe3O4、CO0.5mol,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的浓度是0.4mol·L-1

①CO的平衡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欲提高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其他条件不变时,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O2)~t曲线如图所示,温度T1、T2、T3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D 3FeO(s)+H2O(l)=H2(g)+Fe3O4(s)  △H=+128.9kJ/mol Fe2++2Fe3++8OH-=Fe3O4+4H2O Fe2+容易被氧化为Fe3+ 80% 256 移出CO2或降低温变 T1>T2>T3 其他条件相同时,图像斜率: T1>T2>T3,即反应速率: T1>T2>T3,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T1>T2>T3 【解析】(1)A.反应中Fe2+→Fe3O4,Fe元素化合价升高,S2O32-→S4O6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选项A错误;B. 3molFe2+参与反应时生成1mol Fe3O4,2molFe2+被氧化,则被氧化的Fe2+和未被氧化的Fe2+个数之比为2:1,选项错误;C.反应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中,Fe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为氧化剂,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选项C错误;D.反应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中氧化剂O2与还原剂Fe2+和S2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选项D正确。答案选D;(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II的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已知①H2O(1)=H2(g)+1/2O2(g) △H1=+285.5kJ·mol-1,②2Fe3O4(s) 6FeO(s)+O2(g) △H2=+313.2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反应3FeO(s)+H2O(l)=H2(g)+Fe3O4(s)  △H=+285.5kJ·mol-1-313.2kJ·mol-1×=+128.9kJ/mol;(3)FeSO4和FeCl3溶液以1:2投料比混合,再加入NaOH溶液,即可产生Fe3O4颗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3++8OH-=Fe3O4+4H2O,由下表数据可知,Fe2+容易被氧化为Fe3+,为保证Fe2+足够,Fe2+和Fe3+的最佳投料比为1:1.85;(4)①1L恒容密闭容器中,CO 0.5mol mol 即0.5 mol /L,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的浓度是0.4 mol /L,所以平衡时CO的浓度是0.1 mol /L,CO的平衡转化率是=8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6;②欲提高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则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移出CO2或降低温变;③温度T1、T2、T3由大到小的关系是T1>T2>T3,判断依据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图像斜率: T1>T2>T3,即反应速率: T1>T2>T3,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T1>T2>T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工业炼铅产生的锌灰(主要成分为ZnO、PbO、FeO、MnO2、CuO)可回收制备ZnCl2,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实验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如下表,则适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3)H2O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则氧化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换”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Zn+Pb2+=Ph+Z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锌灰制取金属锌可采用碱溶解,然后电解浸取液,已知:ZnO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Zn(OH)4]2-,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ZnCl2晶体溶解于饱和Na2CO3溶液中,得到6.46g的碱式碳酸锌[Znx(CO3)y(OH)z,为了测定其组成,充分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质量分别增重了0.72g0.88g,则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如下:2NH3(g)+CO2(g) NH2 COONH4(s)    △H<0,该反应在干燥条件下仅生成氨基甲酸铵,若有水存在则水解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相应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恒压滴液漏斗中装入浓氨水。

步骤3:滴加浓氨水并搅拌,调节反应速率,在反应器中得到产品。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步骤1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碳酸盐和酸反应制CO2,该实验利用干冰升华产生CO2气体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三颈烧瓶中产生氨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后期随着产生CO2气流减慢,导致反应物比例不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6)尾气处理装置中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取部分变质(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1.173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5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L-1CH3CONH4溶液的pH=7,则c(NH4+)=c(CH3COOˉ)

B. 25℃时,pH6的碳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6mol·L-1

C. pH=12Ba(OH)2溶液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

D. 0.1mol·L-1醋酸与0.2mol·L-1 Na2 CO3溶液等体积混合:4c(CH3COOH)+4c(CH3COOˉ)=3c(Na+)

 

查看答案

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Z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 W2YW2Y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C. X、Y与氢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D. XY只能形成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多条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的腐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极电极反应为4OHˉ-4eˉ=02↑+2H2O

B. 阳极电极反应为Zn—2eˉ=Zn2+

C. 该装置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绝缘子表面产生的OH向阴极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