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乙酸正丁酯是医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乙酸和正丁醇来制取,实验操作...

乙酸正丁酯是医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乙酸和正丁醇来制取,实验操作如下:

Ⅰ.将混合液(18.5 mL正丁醇和13.4 mL过量乙酸,0.4 mL浓硫酸)置于仪器A中并放入适量沸石(见图I,沸石及加热装置等略去),然后加热回流约20分钟。

Ⅱ.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①用水洗涤,②用试剂X干燥,③用10% Na2CO3溶液洗涤。

Ⅲ.将所得到的乙酸正丁酯粗品转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最后得到17.1 g乙酸正丁酯。

 

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mL-1

沸点/℃

溶解度(g)/(100 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乙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1)使用分水器(实验中可分离出水)能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试剂X不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水硫酸镁    b.新制生石灰    c.无水硫酸钠

(3)步骤Ⅲ(部分装置如图Ⅱ所示)。

①当仪器连接好后,a.向相应的冷凝管中通冷凝水;b.加热蒸馏烧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先a后b”或“先b后a”)

②温度计水银球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影响馏出物的组成,当温度计水银球分别位于图Ⅱ中的________(填“a”“b”“c”或“d”)点时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较多的低沸点杂质。

(4)该实验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不断分离出水,有利于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移动 ①③①② b 先a后b a、b 74% 【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将水分离出来,使产物中水的浓度减小,有利于酯化反应向右进行,所以使用分水器(实验中可分离出水)能提高酯的产率,故答案为:不断分离出水,使容器内H2O浓度变小,有利于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移动; (2)首先用水除去大部分可溶于水的硫酸等杂质,再用Na2C03溶液除去残留的酸,再用水除去残留在产品中的Na2C03溶液,残留的水再用于燥剂除去,所以步骤Ⅱ中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①②;因Ca0吸水后生成碱会导致酯水解,故不宜用Ca0作干燥剂,所以选b;故答案为:①③①②; b; (3)①为确保蒸馏产物全部液化,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冷却水,然后加热烧瓶使温度迅速升温到沸点,所以先后顺序是先a后b;故答案为:先a后b; ②同一烧瓶中,反应液的温度高于气体温度,蒸气温度从下向上温度逐渐降低,故当温度计的水银球低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时,会有较多沸点较低的物质夹杂在酯蒸气中,所以位于图Ⅱ中的a、b,故答案为:a、b; (4)18.5mL正丁醇的质量是18.5 mL×0.8 g/mL=14.8 g,设理论上得到乙酸正丁酯的质量是x, CH3COOH+CH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H2O                         74                             116                        14.8 g                            x x=116 g×14.8 g÷74 g=23.2 g 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17.1 g÷23.2 g×100%=74%,故答案为:7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3)立方烷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种,它的六氯代物有_________种。

(4)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CH3(CH2)2CH3 ②CH3(CH2)3CH3 ③ (CH3)3CH   ④ (CH3)2CHCH2CH3

A.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5)下列选项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

①H2O和D2O  ②1H、2H、3H

   ④

   ⑥戊烯和环戊烷   ⑦

 

查看答案

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Ⅰ.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___

A.为了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共热,经充分反应后冷却,向冷却液中加稀HNO3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B.为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H2SO4共热一段时间,加入新制的Cu(OH)2 ,观察变化

C. 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几滴乙醛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制取银镜

D.无水乙醇与浓硫酸按1:3的体积比混合快速加热到170℃左右制取乙烯

Ⅱ.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则:

(1)1 mol M最多消耗的H2、Br2、NaOH溶液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

写出M在酸性(稀硫酸)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由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完全气化为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只要混合气体体积一定,那么无论两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体积就是一定的,符合这种情况的可能组合是:

A. 乙醇()和乙酸(    B. 乙醛()和甲醇(

C. 丙醛()和甘油(    D. 丙酮()和丙二醇(

 

查看答案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对该有机物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线

B. 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其一氯代物最多有5

D. 最多有25个原子共面

 

查看答案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在光照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B. 该化合物既可以与溴水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该化合物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 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