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位于同一主族且二者均可...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位于同一主族且二者均可与Y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上电子少5 个。

(1)几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X Z 可形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欲用实验方法证明金属性:Z >W,所用试剂为______,相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X2Y2 Fe3+ 催化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为探究一定温度下X2Y2 溶液的浓度、Fe3+的浓度对X2Y2 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其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所用试剂

酸性Fe2(SO4)3溶液

X2Y2溶液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I

4

0.1

3

2

3

II

4

0.1

2

2

V1

III

5

0.1

V2

2

2

 

①V1=________

实验I、II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II探究催化剂浓度对X2Y2 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则V2=______,若实验III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Na>Al>O>H NaH 水 常温下单质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单质铝不能 1 H2O2的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3 催化剂浓度大时,催化效果较好 【解析】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位于同一主族且二者均可与Y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则Y为O元素,X为H元素,Z为Na元素;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上电子少5 个,W为第3周期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为Al元素。 (1)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几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O>H,X 与Z 可形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为NaH,故答案为:Na>Al>O>H;NaH; (2)欲用实验方法证明金属性:Na >Al,可以利用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所用试剂为水,实验现象为常温下单质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单质铝不能,故答案为:水;常温下单质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单质铝不能; (3)①探究一定温度下H2O2  溶液的浓度、Fe3+的浓度对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需要保证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因此V1=1 mL,故答案为:1; ②根据表格数据,实验I、II的不同点是H2O2的体积,稀释后H2O2的浓度不同,因此探究目的是H2O2的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H2O2的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③实验I、III探究催化剂浓度对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需要保证H2O2的浓度相同,需要H2O2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则V2=3 mL,若实验III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说明催化剂浓度大时,催化效果较好,故答案为:3;催化剂浓度大时,催化效果较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含有NO2、N2O4 两种气体,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表示NO2 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v( N2O4) =_________,a、b 两点对应状态中,曲线x 代表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对大小为:v(a)____v(b)。

(3)若平衡后改变温度,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变大,则反应向生成_____(“NO2“N2O4”)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Zn.Cu、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进行了探究,其中甲同学利用下图I装置进行探究,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图II装置进行探究( 盐桥内含有某种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起到连通电路的作用)。

(1)实验表明,I中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锌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铜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

(2)II中的X、Y ZnSO4溶液及稀硫酸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只有正极上产生气泡,则X __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3)当图I装置的溶液质量增加63 g,生成的氢气共有______L( 标准状况);当图II 中锌电极质量减少65g,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NA

 

查看答案

许多变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化学键角度上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2N2(g) +6H2O(1) 4NH3(g) +3O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用相应化学键的符号表示),该反应是_____(吸热放热”)反应。4NH3(g) +3O2(g) 2N2(g) +6H2O(1),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2)写出一个属于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是指导学生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论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短周期元素中共有____种金属元素。

(2)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3)形式表示出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________

(4)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 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③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③形成的含有两种化学键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④、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发生反应,对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4 g单质锌与5mL 2 mol/L的稀硫酸作用制备氢气时,下列四种情况下生成氢气速率大小顺序为

锌粒+硫酸  ②锌粉+硫酸  ③锌粉+硫酸+少量CuSO4粉末  ④锌粒+硫酸+少量3mol/L盐酸

A. ②>③>④>①    B. ① >②>③> 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