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H2S B...

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H2S

B. 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铁和铝反应

C. 可将蒸馏水注入浓硫酸进行稀释

D. 棉花接触浓硫酸后会变黑

 

D 【解析】硫化氢有强还原性,浓硫酸能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故A错误;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和铝反应钝化,故B错误;浓硫酸稀释放热,可将浓硫酸慢慢注入蒸馏水中进行稀释,故C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棉花接触浓硫酸后会变黑,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 明矾作净水剂    B. 硅胶作干燥剂

C. 漂粉精作消毒剂    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查看答案

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是一种优良的热固性树脂,这种材料可以采取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1)F的分子式是________;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2)反应④的类型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具有如下性质: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G与银氨溶液反应时最多可得到4 mol Ag;②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③在稀硫酸中能发生水解反应。则符合上述条件的G最多有________种,这些不同结构的物质,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峰的数目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5)试仿照题目中合成流程图的形式,完成这一合成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1)写出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PO4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

3)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2种分子是______

(4)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5)氨基乙酸铜(结构简式:H2NCH2COO-Cu-OOC-CH2NH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占有_________个轨道。

(6)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π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7)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___,铜的原子半径为127.8p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晶体铜的密度计算式(不必化简)__________g/cm-3

 

查看答案

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还含有少量Al2O3、 MgO、SiO2等杂质)制备铁红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焙烧后,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酸浸”实验中,需加入絮凝剂沉淀杂质。絮凝剂用量和过滤时间对铁红成份的影响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所采用的最佳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填序号)。

序号

絮凝剂用量/×10-6t

过滤时间/min

Fe2O3含量%

SiO2含量%

40

5

96.5

0.12

50

10

97.9

0.10

60

20

98.3

0.07

100

40

99.4

0.01

150

150

99.5

0.008

 

(3)若“合成”中c(Mg2+)=0.01mol/L,加入NH4HCO3(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当Fe2+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e2+)=1.0×10-5mol/L,此时是否有MgCO3沉淀生成?__________(列式计算)。FeCO3、MgCO3的Ksp分别为3.2×10-11、3.0×10-8

(4)“合成”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合成”过程中温度对亚铁离子转化率的影响如下图,分析选择反应温度为40℃的原因是________

(6)“煅烧”中由FeCO3制备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本流程中,铝元素是以________(填化学式)形式被除去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