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 无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不能水解 |
B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然后再滴入淀粉溶液 | 溶液中蓝色逐渐消失,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淀粉后溶液变为深蓝色 | 氧化性:Cu2+>I2 |
C |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 | 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 | 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
D | 向溶液X中加入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X中一定含有Fe3+ |
A. A B. B C. C D. D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 (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镍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 每制得1 mol Na2FeO4,理论上可以产生67.2L气体
D. 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结束后左侧溶液中含有FeO![]()
25℃时,往H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HA和A-二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pH=5.0的溶液中,c(A-)=c(HA),c(OH-)= c(H+)
B. pH=7的溶液中,α(HA)=0,α(A-)=1.0
C. 25℃时,Ka(HA)=1×10-5
D. pH=5.0时,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10-5mol·L-1
X、Y、Z、W、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和Z、Y和W分别位于同主族,且Y、W质子数之和是X、Z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C. E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在同周期中最强
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脱落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脱落酸的分子式为C15H18O4
B. 脱落酸只能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
C. 1 mol 脱落酸最多可以和2 mol 金属钠发生反应
D. 1 mol脱落酸最多可以和2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 常温常压下,14 g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电子总数为7NA
C. 78 g苯含有C=C键的数目为3NA
D.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