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向20mL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溶液 ,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
H++A2-
B. 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
C. 当V(NaOH)=3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c(HA-)+2c(H2A)=c(A2-)+2c(OH-)
D.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Ksp[Fe(OH)3]<Ksp[Cu(OH)2]
B.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 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B. 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增大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工业上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akJ/mol.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一定量的CO(g)后,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H<0,△S<0
B. 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CH3OH)/n(CO)减小
C. 图1中曲线b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情况
D. 图3中曲线可表示在不同压强P1.P2(P1<P2)条件下甲醇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化学实验在学科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下列实验的图示分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1:根据用电器(G)中指针的偏转方向可比较Zn、Cu的金属的活泼性
B. 图2:可根据小试管中液面的变化判断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C. 图3: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可测量浓硫酸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
D. 图4:根据两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热水中变深、冰水中变浅)可以判断2NO2(g)
N2O4(g)是一个吸热反应
现用0.1000 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H2C2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2C2O4+6H+ = 2Mn2++10CO2↑+8H2O
填空完成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 C.量筒 D.锥形瓶 E.铁架台F.滴定管夹G.烧杯H.白纸 I.漏斗
(2)不用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次数 | 待测H2C2O4溶液的体积/mL | 0.1000 mol/L KMnO4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KMnO4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读取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