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有关氢氰酸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氢氰酸溶液的pH约...

有关氢氰酸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4

B. 常温下,a的HCN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a

C. KCN溶液呈碱性

D. 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

 

D 【解析】A.氢氰酸为一元酸,0.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1时该酸为强酸,但pH约为4,说明电离生成的氢离子约为10-4mol/L<0.1mol/L,电离不完全,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故A不选;B.常温下,pH=a的HCN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2),可说明HCN在加水稀释时进一步电离,为弱电解质,故B不选;C.KCN溶液呈碱性,说明为强碱弱酸盐,则HCN为弱酸,故C不选;D.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完全反应,不能证明酸性的强弱,故D选;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

B. 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直接饮用

C. 把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D. 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

 

查看答案

1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种类,填在横线上。

① CH3CHCHCH 3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CH3 CH(C2H5)CH(CH3)2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2C=C(CH3)2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钒(23V)是我国的丰产元素,广泛用于催化及钢铁工业。回答下列问题:

(1)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钒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实际拥有的阴、阳离子个数分别为_________

(3)V2O5常用作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SO2分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__对,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SO3气态为单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SO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该结构中S—O键长有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0pm,较短的键为__(填图2中字母),该分子中含有___σ键。

(4)V2O5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Na3VO4),该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6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是________(极性非极性”)分子。

3B同主族元素X,其气态氢化物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解释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一种常见配合物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E(CO)5的晶体类型为____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E(CO)5===E(s)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

5金属E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如图所示。

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E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其中阳离子A表示阴离子B表示。

1每个晶胞中含A离子的数目为______,含B离子数目为_______

2A的核外电子排布与Ne相同,B的电子排布与Ar相同,则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阳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阳离子数为_____,阳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阴离子数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