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O、Na、Al、S、Cl是常见的元素
(1)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C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以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为________。
(2)用“>”、“<”或“=”填空
离子半径 | 酸性 | 还原性 | 得电子能力 |
N3- ____ Al3+ | H2SO4 ____ HClO4 | O2- ____ S2- | 35Cl ____ 37Cl |
(3)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 +3C==K2S +3CO2↑+N2↑反应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
(4)在(3)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______)(填字母)
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D.氢化物的酸性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SO2通入H2O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S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制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足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木炭和浓H2SO4反应生成的CO2、S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①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接口名称):__________。
②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试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核和2个电子形成的分子是
(2)由5个原子核和10个电子形成的分子是 。
(3)由3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同种原子形成的分子是 。
(4)由最外层是1个和5个电子的原子形成18个电子的分子是 。
14 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 9.6 g B. 6.4 g C. 4.8 g D. 3.2 g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 ②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④碳与浓硝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族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2 |
|
|
| c |
| d |
|
3 | a | b |
|
|
| e | f |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