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向10mL0.2mol/LH2C2O4溶液中滴加0.2mol/LKOH溶...

常温下,向10mL0.2mol/LH2C2O4溶液中滴加0.2mol/LKOH溶液,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c(H+)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下图,已知常温下,H2C2O4的电离常数为:K1=5.0×10-2,K2=5.4×10-5,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点的溶液显碱性

B. a点时,加入KOH溶液的体积V1=10mL

C. b点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K+)>c(C2O42-)>c(OH-)>c(HC2O4-)>c(H+)

D. 当V(KOH)=15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K+)=3c(C2O42-)+3c(HC2O4-)+3c(H2C2O4)

 

B 【解析】A. b点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最大,说明b点为K2C2O4溶液,则c点为K2C2O4和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B. a点时,若加入KOH溶液的体积V1=10mL,恰好反应生成HC2O4-,根据K1=5.0×10-2,K2=5.4×10-5,K1K2>1×10-14,说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c(H+)<1×10-7 mol/L,与图像不符,故B错误;C. b点时,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最大,说明b点为K2C2O4溶液,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K+)>c(C2O42-)>c(OH-)>c(HC2O4-)>c(H+),故C正确;D. 当V(KOH)=15mL时,溶液中存在等浓度的K2C2O4和KHC2O4,根据物料守恒有3c(C2O42-)+ 3c(HC2O4-) +3c(H2C2O4)=2c(K+),故D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Na[B(OH)4]溶液可以制备H3BO3,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

B. 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 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可消耗标准状况下5.6L甲烷气体

D. 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中,通过对应的现象分析,能得出正确结论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Fe(NO3)2已变质

B

在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ZnSO4溶液,再加入少量等浓度的Cu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

Ksp(ZnS)>Ksp(CuS)

C

向NaHCO3 溶液中足量的SO2,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酸性:H2SO3>H2CO3

D

分別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和KI的溶液,滴加2滴稀的Ag(NH3)2]OH溶液,充分振荡后

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

Ag+结合微粒的能力:I>NH3>Cl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已知CH3-CH=CH2++CH2=C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四种物质互为同系物

B. 上述反应的四种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以共平面

C. 结构相似,含有双键和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种

D. CH3-CH=CH2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时,只能生成

 

查看答案

由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 和SiO2)为主要原料得到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1,废气中含SO2

B. 过程2,试剂a 为稀硫酸

C. 过程3,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D. 过程4,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查看答案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的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

C. N5+N5-结构中只有共价键    D. N5+N5-爆炸时,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