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 I.利用反应Ca2++...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

I.利用反应Ca2++H2O2+2NH3+8H2O= CaO8H2O↓+2NH4+,制取CaO2的装置如下: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3在Ca2+和H2O2的反应历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反应在冰水浴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8H2O。检验CaO8H2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将所得CaO8H2O脱水后得CaO2产品,设计两种方法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

①量气法

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若所取产品质量是xg,加热至恒重时,剩余固体yg,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滴定法

步骤一:准确称取a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mol/L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二: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步骤三: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上述操作,得出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VmL。

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I2+2S2O32-=2I-+S4O62-]。若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过于激烈导致少量溶液溅出,则测得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Ca(OH)2+2NH4ClCaCl2+ 2NH3↑+2 H2O 中和过氧化氢和Ca2+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促进反应进行(或使溶液呈碱性,减少CaO2·H2O的溶解,或提高产品的产率) 导气,防止倒吸 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有利于晶体析出 取最后的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反之则说明未洗涤干净 {[9(x-y)]/2x}×100% {(36cV×10-3)/a}×100% 偏小 【解析】I.①装置A是实验室利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 H2O。②因为Ca2+和H2O2反应会产生氢离子,用氨气中和氢离子,可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所以氨气的作用为中和Ca2+和H2O2反应产生的氢离子,促进反应进行。③利用装置B可以导气,并且防止液体倒吸入试管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产率,同时H2O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因此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防止温度高时H2O2会分解;④析出晶体表面溶液中含有Cl-,只要检验洗涤液中无Cl-,即可证明沉淀洗涤干净,具体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或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反之则说明未洗涤干净。答案为:① Ca(OH)2+2NH4ClCaCl2+2NH3↑+2 H2O ②中和过氧化氢和Ca2+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促进反应进行(或使溶液呈碱性,减少CaO2·H2O的溶解,或提高产品的产率) ③导气,防止倒吸;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有利于晶体析出 ④取最后的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反之则说明未洗涤干净. II. ①结合题意可以知道,氧气的质量为(x-y)g,根据反应2CaO22CaO+O2↑可求得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y)g=4.5(x-y)g,所以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 {[9(x-y)]/2x}×100% ②根据H2O2+2 I-+2H+=2H2O+I2,I2+2S2O32-=2I-+ S4O62-可知:CaO2~~H2O2~~I2~~2S2O32-,则CaO2的物质的量为c mol/L×V×L=0.5Vc×mol;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100%={(36cV×10-3)/a}×100% , 若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过于激烈导致少量溶液溅出,会导致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减小,则测得的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为:①{[9(x-y)]/2x}×100% ②{(36cV×10-3)/a}×100% 、 偏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变废为宝。某工业固体废物的组成为Al2O3、FeO、Fe2O3等。下图是以该固体废物为原料制取氧化铝、磁性Fe3O4胶体粒子的一种工艺流程:

(1)检验制备Fe3O4胶体粒子成功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溶液B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溶液C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固体D是Al(OH)3,空温时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20,则此时Al(OH)3A1O2-+H++H2O的电离常数K=_______________

(6)用重路酸钾(K2Cr2O7)可测定产物磁性Fe3O4胶体粒子中铁元素的含量,过程如下图。已知,反应中K2Cr2O7被还原为Cr3+

①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乙→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L某溶液A中存在Ba2+、Fe2+、Al3+、Fe3+、Mg2+、HCO3-、CO32-、Cl-、NO3-、SO42-中的五种离子,浓度均为0.1mol/L。对A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省略),反应①后的溶液B与溶液A中的阴离子种类相同。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溶液B中存在的阴离子是Cl-、NO3-、SO42-

B. 固体C可能是MgO、MgCO3或MgCl2

C. 沉淀甲是Fe(OH)3、沉淀乙是Al(OH)3

D. A中不能确定的高子是Ba2+、Al3+和Cl-

 

查看答案

某温度时,向10mL.0.1mol/L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CO3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a2+)与Na2CO3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1g5=0.7)

A. x、y两点c(Ca2+)之比为2000:3    B. Ksp(CaCO3)=5×10-9

C. w点对应的分散系很稳定    D. x、y、z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x点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错误的有()个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④(CH3)2CHC(CH3)3名称为:2,3,3-三甲基丁烷

⑤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 3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

已知前20号主族元素a、b、c、d、e、f,其中a、b、c为金属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a、c位于同主族,b、c、e、f位于同周期,e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f无正价,a与e原子序数之和是d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b>c>f>e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a

D. ae2、de2两化合物中e的化合价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