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举行。奥运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KC1O3+6P =3P2O5+5KC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酸钾是还原剂
B.K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D.发令时产生的白烟只是KCl固体颗粒
已知某金属硝酸盐,在受热分解时生成了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与氧气。测得产物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5∶1(同温同压下测得),试分析该硝酸盐分解时金属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当溶液中XO4-离子与H2O2分子的个数比恰好按2:5进行反应时,溶液中XO4- 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离子,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
A.+1 B.+2 C.+3 D.+4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有CO32﹣
B.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 2S2O32-+O2+xOH-=Fe3O4+S4O5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
B.参加反应的Fe2+全部作还原剂
C.每生成1 molFe3O4,被S2O32-还原的O2为0.5mol
D.已知Fe3O4纳米颗粒直径为20nm,则Fe3O4纳米颗粒为胶体
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 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