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SO2 与H2S气体混...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SO2 H2S气体混合

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SO2>S

B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

C

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铜粉逐渐溶解

铜可与稀硫酸反应

D

2 支盛有2mL 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AlCl3MgCl2溶液,振荡并静置

前者无沉淀,后者有白色沉淀

Ksp[Al(OH)3]>Ksp[Mg(OH)2]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 SO2 与H2S气体混合发生反应: SO2 +2H2S= 3S+2H2O反应现象为淡黄色沉淀。根据反应原理,氧化性: SO2>S,故A对;B: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Fe2+被氧化为Fe3+然后滴入KSCN溶液,变红色,不能确定原FeSO4溶液是否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故B错;C: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会有铜粉逐渐溶解,此反应仍然为3Cu+8H++2NO3-=3Cu2++2NO+4H2O,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C错;D:向2 支盛有2mL 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AlCl3和MgCl2溶液,振荡并静置,前者无沉淀是因为碱过量,后者有白色沉淀,不能判断Ksp[Al(OH)3]>Ksp[Mg(OH)2],故D错误。答案: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W、X、Y、乙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同主族,W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X>Y>Z>W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W>Z>Y

C.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 的强

D. 一定条件下,X的单质可与W、Y、Z的单质分别发生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

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下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盐桥中Cl-Y 极移动

B.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 电子由X 极沿导线流向Y 

D. Y 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 +12H+=N2+6H2O,周围pH 增大

 

查看答案

化合物W、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Z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W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Y、Z

B. X、Y、Z 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C. 1molX、1molY 与足量Br2/CCl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Br2均为2mol

D. Z的一氯代物只有3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与2.24L苯含C-H键数均为0.6NA

B. 16.8gFe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NA

C. 25C 时,1LpH=7 CH3COONH4 溶液中含NH4+数一定为1.0×10-7NA

D. 0.2molCO2 0.1molC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 分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记载文明的书写材料。下列材料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

A. 竹简    B. 青铜    C. 丝帛    D. 纸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