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W、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Z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W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Y、Z
B. X、Y、Z 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C. 1molX、1molY 与足量Br2/CCl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Br2均为2mol
D. Z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与2.24L苯含C-H键数均为0.6NA
B. 16.8gFe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NA
C. 25C 时,1LpH=7 的CH3COONH4 溶液中含NH4+数一定为1.0×10-7NA
D. 0.2molCO2 与0.1molC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 分子数为0.2NA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记载文明的书写材料。下列材料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
A. 竹简 B. 青铜 C. 丝帛 D. 纸张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光刻胶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I.
Ⅱ.
Ⅲ.RCOOH+CH≡CH→RCOOCH=CH2
Ⅳ.羧基和酯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C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乙炔生成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 、_____ 。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 。
(4)D+G→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T是C的同分异构体,T 具有下列性质或特征: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②能使溴水褪色;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6)写出用乙醛和丙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CH3CH2CH2COOCH2CH2CH3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由S、Cl 及Fe、Co、Ni 等过渡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钴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P、S、Cl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2)SCl2 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该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
(3)Fe、Co、Ni等过渡元素易与CO形成配合物,化学式遵循18电子规则: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等于18,如Ni 与CO形成配合物化学式为Ni(CO)4,则Fe与CO形成配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Ni(CO)4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_______,Ni(CO)4为____晶 体。
(4)已知NiO的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
①NiO的晶体结构可描述为: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氧原子可形成正八面体空隙和正四面体空隙,镍原子填充在氧原子形成的空隙中。则NiO 晶体中镍原子填充在氧原子形成的______体空隙中。
②已知MgO 与NiO的晶体结构相同,其中Mg2+和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6pm 和69pm。则熔点:MgO_____ NiO( 填“ >”、“ <" 或“ =”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O2-作密置单层排列,Ni2+填充O2-形成的正三角形空隙中(如图2),已知O2-的半径为am,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NiO的质量为_________g。(用a、NA表示)
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应用和处理碳、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在催化剂存在下用H2还原CO2 是解决溫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H2 和CH4的燃烧热分别为285.5kJ/mol 和890.0kJ/mol。
H2O(1) =H2O(g) △H= +44 kJ/mol
试写出H2 还原CO2 生成CH4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CO2在Cu-ZnO催化下,可同时发生如下的反应I、II,其可作为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I.CO2(g) +3H2(g)CH3OH(g) +H2O(g) △H1=-57.8 kJ/mol
II.CO2(g) +H2(g)CO(g) + H2O(g) △H2 = +41.2 kJ/mol
①某温度时,若反应I的速度v1大于反应II的速度以v2,则下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
②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
已知:气体各组分的分压p(B),等于总压乘以其体积分数。
在Cu-ZnO存在的条件下,保持温度T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 及H2,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如下表:
| CO2 | H2 | CH3OH | CO | H2O(g) | 总压/kPa |
起始/mol | 5.0 | 7.0 | 0 | 0 | 0 | p0 |
平衡/mol |
|
| n1 |
| n2 | p |
若反应I、II均达平衡时,P0=1.2p,则表中n1=____;若此时n2=3.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Kp=__(无需带单位,用含总压p的式子表示)。
(3)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雾霾的形成,可采用氧化还原法脱硝:
4NO(g) +4NH3(g) +O2(g) 4N2(g) +6H2O(g) △H <0
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氨氮比一定时,在400℃时,脱硝效率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N2(g) +CO2(g) △H>0
在T℃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 | 0.58 | 0.40 | 0.40 | 0.48 | 0.48 |
N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CO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根据上表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A.通入一定量的CO2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通入一定量的NO E.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F.适当升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