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

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易溶于水,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可由乳酸与FeCO3 反应制得:

2CH3CH(OH)COOH + FeCO3+2H2O→[CH3CH(OH)COO]2Fe·3H2O +CO2 ↑。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

(1)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清洗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A 中加入盐酸,B 中加入铁粉,C 中加入NH4HCO3 溶液。为顺利达成实验目的,上述装置中活塞的打开和关闭顺序为:关闭活塞______,打开活塞______;加入足量盐酸后,关闭活塞1,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____,打开活塞_____。C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Ⅱ. 制备乳酸亚铁晶体:

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

(3)加入少量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隔绝空气低温蒸发,________、干燥。

Ⅲ.乳酸亚铁晶体纯度的测量:

(4)若用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量进而计算纯度时,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查阅文献后,改用Ce(SO4)2 标准溶液滴定进行测定。反应中Ce4+离子的还原产物为Ce3+。测定时,先称取5.760g样品,溶解后进行必要处理,用容量瓶配制成250mL溶液,每次取25.00mL,用0.1000mol/LCe(SO4) 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0.1000mol/L Ce(SO4)2 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1

0.10

19.85

2

0.12

21.32

3

1.05

20.70

 

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三颈烧瓶 2 1、 3 3 2 Fe2++2HCO3- =FeCO3↓+CO2↑+H2O 防止 FeCO3与乳酸反应产生的 Fe2+被氧化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 乳酸根中羟基(-OH)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98.5%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根据仪器的特点,仪器C为三颈烧瓶;(2)实验目的是制备碳酸亚铁,Fe2+容易被氧气氧化成Fe3+,因此先排除装置空气,即关闭活塞K3,打开活塞K1和K3,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3,打开K2,利用压强,把B中溶液压入到C中,发生:Fe2++HCO3-=FeCO3↓+CO2↑+H2O;(3)Fe2+容易被氧气氧化,因此加入少量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CO3与乳酸反应产生的Fe2+被氧化;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隔绝空气低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根据乳酸亚铁的结构简式,乳酸亚铁中含有羟基,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滴定实验中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5)三次消耗Ce(SO4)2的体积分别是为19.75mL、21.2mL、19.65mL,第二次消耗的体积与另外两次消耗的体积差别大,删去21.2mL,因此平均消耗的Ce(SO4)2的体积为(19.75+19.65)/2mL=19.70m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有19.70×10-3×0.1××1×250/25=n(Fe2+)×1,解得n(Fe2+)=1.97×10-2mol,即样品的纯度为1.97×10-2×288/5.760×100%=98.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0200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0200mol/L 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②代表滴定NaOH溶液的曲线,在相同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A>C>D>B

B. 常温下,测得A点溶液的pH=6,则二甲胺常温下电离常数Kb约为10-4

C. 向二甲胺溶液中滴加盐酸10~20mL过程中:c(Cl-)>c[(CH3)2NH2+] >c(H+)>c(OH-)

D. B点溶液中:c(H+)=c(OH-)+ c[(CH3)2NH2+] +2c[(CH3)2NH·H2O]

 

查看答案

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A和C同主族,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C、D的单质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A,简单离子半径:B>D

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B

C. B、C的氧化物均是高熔点物质,故B、C的氧化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可用A的单质制备C的单质,可用电解法由B、D形成的化合物BD3制备B单质

 

查看答案

全钒液流电池充电时间短,续航能力强,被誉为“完美电池”,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2++V3++H2OVO2++V2+ +2H+。以此电池电解Na2SO3溶液(电极材料为石墨),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解Na2SO3溶液时,a极与电池负极相连,图1中H+从电池右边移向左边

B. 电池充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VO2++e-+2H+=VO2++H2O

C. 电解时b的电极反应式为SO32-+H2O-2e- =SO42-+2H+

D. 若电解过程中图2 所有液体进出口密闭,则消耗12.6g Na2SO3,阴极区变化的质量为4.4g

 

查看答案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I2又含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用两支试管各取5ml.0.1mo/L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10.2mol/L的H2C2O4(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C

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将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加几滴稀硫酸和1mLH2O2,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D

验证CH3COONa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取CH3COONa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醋酸铵固体(其水溶液呈中性),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反应中常说的卤化、硝化、酯化、水化都属于取代反应

B. 溴苯、硝基苯、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OH 溶液鉴别

C. 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 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14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