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的pH,前者的pH比后者大

非金属性:C<S

B

盛有稀HNO3的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Fe 不能被HNO3氧化成Fe3+

C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SO2被氧化,沉淀为BaSO4

D

NaOH溶液中滴加浓度均为0.1mol·L-1FeCl3AlCl3混合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Ksp[Al(OH)3]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 常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的pH,前者的pH比后者大,说明碳酸根离子的水程度比亚硫酸根离子大,但是不能说明碳和硫的非金属哪个更强,因为亚硫酸根离子中的硫元素不是最高价,A不正确; B. 盛有稀HNO3的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Fe 不能被HNO3氧化成Fe3+,因为过量的铁可以把Fe3+还原为Fe2+,B不正确;C.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呵以把SO2氧化为硫酸,所以沉淀为BaSO4,C正确;D. 向NaOH溶液中滴加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因为NaOH溶液是足量的,所以沉淀中一定是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无法通过实验现象证明Ksp[FeOH)3]和Ksp[Al(OH)3]的相对大小,D不正确。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 乙烯和双氧水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氯水和二氧化硫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C. 将苯和裂化汽油分别滴入溴水中.水层褪色

D. 加热盛有I2NH4Cl的试管,管口有固体凝结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把肥皂水涂抹在液化石油气罐阀门处可检验其是否漏气

B. 天然气中加入少量特别气味的气体,用以警示气体的泄漏

C. 用氯气杀灭游泳池水中绿藻时,同时加入H2O2 可提高杀灭效果

D. 除去银器表面黑色的Ag2S,可将其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容器中煮沸

 

查看答案

下列芳香族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A1A2分别和浓H2SO4在一定温度下共热都只生成烃B,B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59倍,B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

请结合上述信息回答:

(1)A2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 G____________反应C→D属于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写出F→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J是比化合物E多一个碳原子的E的同系物,化合物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比为1:1:2:2: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使FeCl3溶液显色   ③E含有相同官能团

 

查看答案

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D、E、F同周期;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F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问题:

(1)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含有元素D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色,许多金属形成的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元素A、B、F组成的原子个数比9 : 3 : 1的一种物质,分子中含三个相同的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遇水爆炸,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GC可形成化合物GCG2C,已知GC在加热条件下易转化为G2C,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发生转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与氮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氮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a g·cm-3,则G原子与氮原子最近的距离为__________pm(写出数学表达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抗疟疾青蒿素方面的研究。

【查阅资料】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56~157℃,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在水几乎不溶。

I.实验室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操作I前要对青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操作III进行的是重结晶,其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已知青蒿素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为确定的化学式,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称量E、F中仪器及药品的质量

③取14.10g青蒿素放入硬质试管C中,点燃C、D处酒精灯加热,充分燃烧

④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应后E、F中仪器及药品的质量

(4)装置E、F应分别装入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

装置

实验前

实验后

E

24.00g

33.90g

F

100.00g

133.00g

 

通过质谱法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结合上述数据,得出青蒿素的分子式为______

(6)若使用上述方法会产生较大实验误差,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