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

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D、E、F同周期;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F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问题:

(1)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含有元素D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色,许多金属形成的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元素A、B、F组成的原子个数比9 : 3 : 1的一种物质,分子中含三个相同的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遇水爆炸,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GC可形成化合物GCG2C,已知GC在加热条件下易转化为G2C,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发生转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与氮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氮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a g·cm-3,则G原子与氮原子最近的距离为__________pm(写出数学表达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1s22s22p63s2 黄 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Al(CH3)3 Al(CH3)3 +3H2O === Al(OH)3↓+3CH4↑ Cu2+离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而Cu+离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为全满稳定状态,所以Cu2O比CuO稳定 Cu3N 6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原子光谱、晶胞的分析和计算,方程式的书写。A的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A为H元素;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B、C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2或ns2np4,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E可能为O或Mg,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B为C元素,C为O元素,E为Mg元素;D、E、F同周期,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F的第一电离能比E小,则D为Na元素,F为Al元素;G的原子序数大于F,G的+1价离子的各层电子全充满,G为Cu元素。 (1)E为Mg元素,Mg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Mg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 (2)D为Na元素,含有Na元素的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许多金属形成的盐可以发生焰色反应的原因是: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3)A、B、F依次为H、C、Al元素,由A、B、F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9:3:1的一种物质,分子中含三个相同的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Al(CH3)3。Al(CH3)3遇水爆炸,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白色Al(OH)3沉淀和无色CH4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H3)3+3H2O=Al(OH)3↓+3CH4↑。 (4)G为Cu元素,C为O元素,G与C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CuO和Cu2O,CuO中阳离子为Cu2+,Cu2O中阳离子为Cu+,Cu2+离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而Cu+离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为全满稳定状态,Cu2O比CuO稳定,所以在加热条件下CuO易转化为更稳定的Cu2O。 (5)用“均摊法”,晶胞中含N:8=1,含Cu:12=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3N。根据晶胞N原子周围等距离最近的Cu原子有6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6。1mol晶体的质量为206g,1mol晶体的体积为cm3;设晶胞的边长为x,晶胞的体积为x3,1mol晶体的体积为x3NA,则x3NA=cm3,x=cm,Cu原子与N原子的最近距离为=cm=1010p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抗疟疾青蒿素方面的研究。

【查阅资料】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56~157℃,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在水几乎不溶。

I.实验室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操作I前要对青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操作III进行的是重结晶,其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已知青蒿素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为确定的化学式,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称量E、F中仪器及药品的质量

③取14.10g青蒿素放入硬质试管C中,点燃C、D处酒精灯加热,充分燃烧

④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应后E、F中仪器及药品的质量

(4)装置E、F应分别装入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

装置

实验前

实验后

E

24.00g

33.90g

F

100.00g

133.00g

 

通过质谱法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结合上述数据,得出青蒿素的分子式为______

(6)若使用上述方法会产生较大实验误差,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低碳经济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①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CO2(g)+3H2(g)1/2C2H4(g)+ 2H2O(g),  该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H =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实验测得上述反应的△H=-152kJ•mol1,则表中的x=___________

化学键

C=O

H-H

C=C

C-H

H-O

键能/kJ•mol1

803

436

x

414

464

 

 

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太阳能电池将CO2转化为乙烯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则N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该电解池中所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CO2催化加氢可以制取乙醚的反应如下:2CO2(g)+6H2(g)CH3OCH3(g)+ 3H2O(g) △H=﹣122.5 kJ•mol1某压强下,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图所示。

①T1_______T2(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温度下,将6 mol CO212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经过5 min反应达到平衡,则0~ 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CH3OCH3)=______

③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填标号)。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容器中 c(H2)/c(CO2)的比值减小  

C.H2的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

已知元素X位于Y的下一周期,X、Y的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某含氧酸盐甲的化学式为XYO3。请回答:

(1)常温下Y的单质能与水发生反应,则X位于周期表_________,X、Y形成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X_____________Y(填大于”、“小于等于”)。395℃时,甲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盐,一种是含Y元素的无氧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若甲难溶于水,且甲与盐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则甲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25℃时,甲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若要使溶液X2+离子沉淀完全,则加入离子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3)若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乙。则:

乙中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

甲在水中持续加热生成一种更难溶的物质并逸出气体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为一元强酸,MOH为一元弱碱

B. N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M+)=c(A)>c(H+)=c(OH

C. 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 N→K之间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c(M+) >c(OH)>c(A)>c(H+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9 g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6 NA

B. 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L pH=11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1NA

C. 一定温度下,1 L 0.5 mol·L1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溶液含均为0.5N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