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工业海水提溴的部分流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吹出”采用热空气而不是常温空气的原因是热空气氧化性强
B. 碱液吸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1 : 5
C. 第③ 步中“酸化”要用强氧化性的酸,如硝酸
D. 含溴的水溶液B中的单质溴浓度比A中的大
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的原子序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Z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自然界中,W的单质多出现在火山口附近,且为淡黄色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Z>X > Y
B. Z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 的低
C.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D. Y的单质与Z、X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可冶炼金属
室温条件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至溶液为中性,则
B. pH相同的氨水和Ba(OH)2溶液中:2c(NH4+)= c( Ba2+)
C. 等浓度的KHSO3溶液与KOH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c(HSO3-)+c(H2SO3)
D. 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粉末不变
容积均为2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加入0.10mol/L的N2、0.26mol/L的H2,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H=-92.4kJ/mol。图1表示不同反应条件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其它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达到平衡时NH3的质量分数。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图2 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容器丙
B. 图1 中容器乙的反应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 图l 中容器乙0~5 min时间内v(N2) = 0.012mol/(L·min)
D. 图1 中容器丙内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示意图如下,其中“o”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此反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该反应可表示为
B. 可能是PC15的分解反应
C. 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D. 该反应的△H >0
铁系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电致变色、气敏传感器以及光电化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诱人的前景。实验室中可利用FeCO3和O2为原料制备少量铁红,每生成160g固体铁红放出130kJ热量,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FeCO3(s)+O2 (g) =Fe2O3(s)+2CO2(g) △H=-130 kJ/mol
B. 4 FeCO3(s)+O2 (g) =2Fe2O3(s)+4CO2(g) △H=+260 kJ/mol
C. 4 FeCO3(s)+O2 (g) =2Fe2O3(s)+4CO2(g) △H=-260 kJ/mol
D. 4 FeCO3(s)+O2 (g) =2Fe2O3(s)+4CO2(g) △H=+130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