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 ℃,沸点为12.5 ℃,易水解生成硼酸(H3BO3...

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 ℃,沸点为12.5 ℃,易水解生成硼酸(H3BO3),可用于制造高纯硼、有机合成催化剂等。实验室制取三氯化硼的原理为B2O3+3C+3Cl22BCl3+3CO。

(1)甲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不用收集)。

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取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B→C→G→________→F→D→I。 

②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开始实验时,先点燃____(填“A” 或“G”)处的酒精灯。

④请写出B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硼酸是一元弱酸,其钠盐化学式为Na [B(OH)4],则硼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是____

 

饱和食盐水 干燥氯气 2Mn+16H++10Cl-2Mn2++5Cl2↑+8H2O E H J H 装置F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BCl3+3H2O=H3BO3+3HCl H3BO3+H2O[B(OH)4〕-+H+ 【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和氯化锰,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杂质,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水份,而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 ②装置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和氯化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制得干燥的氯气,用氯气与B2O3、C反应生成三氯化硼和CO,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所以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进入装置E,在E和J之间接上H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经干燥后再通过F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多余的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要用排水法收集;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G→E→H→J→H→F→D→I; ②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生成的CO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所以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装置F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加热CuO前需要利用CO除去装置内空气,则开始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 ④BCl3水解生成硼酸和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BCl3+3H2O=H3BO3+3HCl; ⑤根据硼酸是一元弱酸,且其钠盐化学式为Na [B(OH)4],可知硼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是H3BO3+H2O[B(OH)4〕-+H+。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过碳酸钠(Na2CO3·3H2O2) 在洗涤、纺织、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一种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增强洗涤效果,可采取最简单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稳定剂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Na2SO3             B.Na2SiO3 C.H2SO4          D.MnO2

(4)结晶时加入食盐的目的是_________,母液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工业上常以过碳酸钠产品中活性含氧量来衡量产品优劣,13%以上的为优质品。产品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方法: 称量m g 样品,在250mL 锥形瓶中用100mL 0.5mol/L硫酸完全溶解,立即用c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滴定终点,过程中MnO2被还原为Mn2+,进行三次滴定,测得消耗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V1mL。另外,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空白实验,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2 mL。该产品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Ⅰ.氢气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化工原料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以甲醇为原料制备氢气的一种原理如下:

i. CH3OH(g) CO(g)+ 2H2(g)      △H =+90kJ·mol-1

ii. CO(g)+H2O(g)CO2(g)+ H2(g)  △H =-41kJ·mol-1

(1)向V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 CH3OH(g),发生反应i。图I中能正确表示CHOH(g)的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T) 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_____(填“A”或“B”)。T1℃时,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始向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 CH3OH(g)和1molH2O(g),发生反应i和反应ii,体系中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得C点时、体系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T2℃时,反应ii 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Ⅱ.现有HA、HB 和H2C三种酸。室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A、HB两种酸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mol·L-1

(2)与曲线I 上的c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向0.1mol·L-1的NaHC 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① 若测得此溶液的pH=1,则NaHC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此溶液中能检测到H2C 分子,则此溶液中c(C2-)________c(H2C)(填“>”“<”或“=”)。

③若H2C 的一级电离为H2C=H++ HC-,常温下0.1mol·L-1H2C溶液中的c(H+ )=0.11mol·L-1,则0.1mol·L-1NaHC溶液中的c(H+)________0.01mol·L-1(填“>”“<”或“=”)。

 

查看答案

常温下有H2RO4=H++HRO4-HRO4-H++RO42-,现有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L的三种溶液:NaHRO4溶液; H2RO4溶液; Na2R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 Na+)= c( HRO4-)+c(H2RO4) +c(RO42-)

B. 100mL①溶液中: n(HRO4-)+n(RO42-)+n(OH-)-n(H+)= 0.01

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可能的离子浓度为c( HRO4-)>c(H+)>c(Na+)

D. 若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会抑制水的电离,则HRO4-的电离程度肯定大于RO42-的水解程度

 

查看答案

苯乙烯()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可通过乙苯催化脱氢制得: ΔH=Q kJ/mol。在实际生产中,常保持总压0.1MPa 不变,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稀释剂,如CO2、N2(不参与反应)。乙苯(EB) 脱氢转化率与反应混合气物质的量之比及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正反应速率: v(A) >v(B)

B. 若在恒容条件下加入稀释剂(N2),能增大乙苯的转化率

C. A点乙苯的转化率为60%,则混合气体中苯乙烯的37.5 %

D. 用平衡分压来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其中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则600℃时,B点的平衡常数Kp=0.019MPa

 

查看答案

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B. 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

C. 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D. 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