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

已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B. 加入Na2CO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

C. 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

D. 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mol·L-1

 

C 【解析】A.pH=13的溶液中,c (H+)=10-13mol/L,故A正确;B.加入Na2CO3固体,当c(Mg2+)×c(CO32-)>ksp(MgCO3)时,生成沉淀,故B正确;C.因为向Mg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混合溶液的pH=13,所以所加NaOH溶液pH>13,故C错误;D.溶液中的c (Mg2+)=5.6×10-12÷10-2=5.6×10-10 mol/L,故D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X

B. Y、Z的简单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C.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单质Y

D. RZ2是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时,pH= 1,等体积的硫酸与醋酸两份溶液中含H+都为0.1NA

B. NA NH3 分子溶于1L 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C. 5.6g Fe 粉在2.24L Cl2 (标准状况) 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1mol 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NH3·H2O 是一元弱碱

B

向久置的Na2SO3 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 被氧化

C

FeCl3溶液中加入NaHC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

Fe3+HCO3-发生双水解

D

0.1mol/L ZnCl2溶液滴人Na2S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 Cu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Ksp(ZnS )<Ksp(CuS)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B. 可用溴水鉴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

C. 石油分馏后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D. 乙二酸与乙二醇生生成聚乙二酸乙二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反应SiO2+2C Si+2CO↑,可得出C的非金属性强于Si

B.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对于平衡2HI(g)I2(g)+H2(g),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气体的颜色不变

D.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