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
B. 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2ClO2+H2O2=2C1O2-+O2↑+2H+
C. 工业上可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
D.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
25℃时,S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含硫微粒H2SO3、HSO3-和SO3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表示SO32-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
B. pH=8昀溶液中:c(HSO3-)>c(SO32-)
C. pH=7的溶液中:c(Na+)= c(HSO3-)+2c(SO32-)
D. 1mol/L的NaHSO3溶液中存在: c(H2SO3)=c(H+)+c(OH-)+c(SO3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1的H2SO4溶液含H+的数目为0.1NA
B. 1 molOH-与1 mol羟基所含质子数均为9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C3H8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3NA
D. 4.8 g Mg与2.2 g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已知:2N2(g)+6H2O(g)4NH3(g)+3O2(g) △H=+Q kJ·mol,下图为该反应在不同初始浓度的N2和不同催化剂I、Ⅱ作用下(其他条 件相同),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NH3)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6h内,催化剂I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好
B. a点时,催化剂I、Ⅱ作用下N2的转化率相等
C. 0~5h内,在催化剂I的作用下,O2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h)
D. 0~12h内,催化剂Ⅱ作用下反应吸收的热量比催化剂I的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化氢气体分解和石英熔化克服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B. MgF2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 Cl2、Br2、I2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升高
D. N3和NH3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已知200℃时:
反应 I : 3N2H4(g)=N2(g)+4NH3(g) △Hl=-32.9kJ/mol
反应II: N2H4(g)+H2(g)=2NH3(g) △H2=-41.8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l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 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C. 断开3 mol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 molN2(g)和4 mol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 200℃时,肼分解生成氨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 =N2(g)+2H2 (g) △H=+50.7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