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CO B. SiO2 C. NaOH D. C...

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CO    B. SiO2    C. NaOH    D. CaO

 

D 【解析】A. CO为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B. Si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B错误;C. NaOH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属于碱,C错误;D. Ca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氢吡喃(DHP)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

(1)按照如下路线可以制得DHP。

①单糖A的分子式为_____, DHP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组峰。

②1mol糠醛与3mol H2反应转化为B,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③ DHP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链状有机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种。

(2)已知:i. DHP的保护和脱保护机理为

ii. RC≡CNa + R1OH → RC≡CH + R1ONa

iii. RC≡CNa + R1Br → RC≡CR1+ NaBr

应用DHP作保护基合成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的路线如下

①被DHP保护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保护反应的类型是 ______

②上述路线中最后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

③上述路线中步骤a、b、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例:    )

 

查看答案

铂(Pt)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与铁元素同族,则铂元素位于 ______

A.s     B.p     C.d     D.ds     E.f

(2)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2+ 、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    分异构体。科学研究表明,反式分子和顺式分子一样具有抗癌活性。

①Cl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②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该配体的配位原子是_____。吡啶分子中,碳、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分别是 _______,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③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非极性键     e.氢键

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Pt2+的配位数是4,但是其轨道杂化方式并不是sp3。简述理由: ________

⑤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是  _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

(3)金属铂立方晶胞沿 x、yz轴的投影图如右图所示。若金属铂的密度为d 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nm(列出计算式即可)。

 

查看答案

在我国的资源储备中,铬是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以下是以某铬渣(主要成分为Cr2O3,杂质主要是FeOSiO2等)为原料生产Cr2O3的工艺流程:

已知:Ksp[Mg(OH)2]=1.2×1011,Ksp [Cr(OH)3]=6.4×1031

(1)若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矿物的组成,Fe2SiO4可表示为______

(2)焙烧时通入氧气的作用是 ______

(3)“除杂”时加入MgSO4-(NH4)2SO4混合物与溶液中少量的PO43 、AsO43 、SiO32反应,分别转化为NH4MgPO4、NH4MgAsO4、MgSiO3沉淀除去。

①反应过程控制溶液pH9,若pH>9除杂率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

②反应的温度控制在80℃左右,温度不宜太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还原”时先调节溶液pH,再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

①完成“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已知铬液中c(Cr2O72 )=0.32 mol/L ,为了不使还原过程产生Cr(OH)3沉淀,应    控制反应过程pH不大于 _____

(5)“沉铬”主要副产物为______

 

查看答案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应用。

(1)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 PCl5(g),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 ΔH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100kPa)的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①PCl3的电子式为_______

②T1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

③T1___T2(填“>”、“<”或“=”,下同),PCl5的平衡转化率α1(T1) __α2(T2)。

(2)PCl5、PCl3可转化为H3PO4、H3PO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PCl5(g)+4H2O(l) = H3PO4(aq)+5HCl(aq)   ΔH2

PCl3(g)+3H2O(l) = H3PO3(aq)+3HCl(aq)   ΔH3

H3PO3(aq)+Cl2(g)+H2O(l) = H3PO4(aq)+2HCl(aq)   ΔH4

则ΔH4= ______。(用ΔH1、ΔH2、ΔH3表示)

(3)次磷酸钴[Co(H2PO2)2]广泛用于化学镀钴,以金属钴和次磷酸钠为原料,采用四室电渗析槽电解法制备,原理如下图。

①C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A、B、C为离子交换膜,其中B____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阳”或“阴”)。

②次磷酸(H3PO2)为一元弱酸,次磷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热稳定系数和总氯量是漂白粉行业标准里的两个指标。

Ⅰ.利用如图装置(省略加热装置),探究漂白粉的热分解产物。资料显示:久置于潮湿环境中的漂白粉受热生成的气体产物有O2和少量Cl2

(1)加热干燥漂白粉样品,观察到B中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则次氯酸钙分解的固体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

(2)加热久置于潮湿环境中的漂白粉样品,观察到B中也有气泡产生。

①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待充分反应后,断开连接A、B的橡皮管,停止加热,冷却。利用B中产物,通过实验证明加热时有少量氯气生成。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

Ⅱ. 测定漂白粉总氯的百分含量(即样品中氯元素总质量与样品总质量的比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000 g漂白粉样品,研细,加蒸馏水溶解并冷却后,稀释至500 mL。

②移取25.00 mL该试样溶液至锥形瓶中,调节pH,缓慢加入适量3% H2O2水溶液,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加入适量K2CrO4溶液作为指示剂,以0.1000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多次实验,测得消耗AgNO3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25.00 mL。(已知:Ksp(AgCl,白色)=1.56×1010Ksp(Ag2Cr2O4,砖红色)=9.0×1012

(3)步骤①中,溶解、稀释的过程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4)加入H2O2水溶液,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目的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6)该漂白粉总氯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

(7)下列操作导致总氯百分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指示剂K2CrO4的用量过多

B.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