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铬(Cd)、钴(Co)等单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用于生...

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铬(Cd)、钴(Co)等单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用于生产金属镉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d(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2

沉淀完全的pH

3.3

9.9

9.5

 

(1)酸浸时粉碎铜镉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产生的滤渣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①操作Ⅲ中先加入适量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再加入ZnO控制反应液的pH,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③若加入的H2O2不足,加入ZnO后所得的电解液中会含有Fe元素。

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理含镉废水常用加入碳酸钙实现沉淀转化,该沉淀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d2+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Ca2+)=0.1mol·L-1,溶液中c(Cd2+)=_____mol·L-1 (已知25℃ ,Ksp(CdCO3)=5.6×10-12, Ksp(CaCO3)=5.6×10-9)。

 

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浸出率 Cu 2Fe2++H2O2+2H+=2Fe3++2H2O 3.3≤pH<7.2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3.3≤pH<7.2时,能确保Fe3+沉淀完全,而Cd2+不会沉淀 取待电解液少量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H2O2后在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或向其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待电解液中含有Fe元素 CaCO3(s)+Cd2+(aq)CdCO3(s)+Ca2+(aq) 1.0×10-4 【解析】(1)酸浸时粉碎铜镉渣的目的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浸出率。(2)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则操作Ⅰ产生的滤渣主要成分为Cu。(3)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②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3.3≤pH<7.2时,能确保Fe3+沉淀完全,而Cd2+不会沉淀,因此pH范围为3.3≤pH<7.2;③若加入的双氧水不足,则待电解溶液中有亚铁离子残余,检验亚铁离子即可,方法为:取待电解液少量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H2O2后在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或向其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待电解液中含有Fe元素;(4)根据溶度积常数大小可知Ksp越小,溶解度越小,沉淀越完全,因此处理含镉废水常用加入碳酸钙实现沉淀转化,该沉淀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s)+Cd2+(aq)CdCO3(s)+Ca2+(aq)。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d2+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Ca2+)=0.1mol·L-1,则根据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可知溶液中碳酸根浓度是5.6×10-8mol/L,因此根据Ksp(CdCO3)=5.6×10-12可知c(Cd2+)=1.0×10-4mol·L-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

(1)利用吸硫装置A制取Na2S2O3

①写出吸硫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 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从反应液中获得Na2S2O3·5H2O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减压抽滤,洗涤干燥。

(3)实验制得的Na2S2O3·5H2O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Na2S2O3·5H2O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杂质,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________mol·L-1 (列出算式即可)。

(已知:IO3-+5I-+6H+=3I2+3H2O,2S2O32-+I2= S4O62-+2I-)

②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

A.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D.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满定终点发现有气泡

 

查看答案

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mL0.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00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从b点到c点的溶液中:逐渐减小

B. a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CH3COO-)-c(Na+)=c(H+)-c(OH-)

C. b点和c点对应的溶液中,KW相同

D. b点溶液中存在:c(OH-)=c(CH3COOH)+c(H+)

 

查看答案

下列对应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盛有蔗糖的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搅拌,静置片刻

有黑色多孔的固体生成

说明浓硫酸只具有强氧化性

B

在盛番茄汤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植物油,充分揽拌、静置

上层液体颜色比下层液体深

番茄色素在植物油中的

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

木炭和浓硝酸加热,产生的气

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有NO2和CO2产生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4溶液

有白色不溶物析出

Na2SO4能使蛋白质变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X、Y、Z、W、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W、Y与R分别位于同主族。Z在短周期元系中金属性最强,W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信,R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Z与Y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 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为Z原子

D. Z与R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流方向从a极流向b极

B. 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消耗的O2的体积为5.6L

C. Pt(a)电极的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D. 该燃料电池工作时H+由b极室向a极室移动,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