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NO又被氧化成NO2,对实验现象有干扰,过多的NO、NO...

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NO又被氧化成NO2,对实验现象有干扰,过多的NONO2又会污染环境。改进实验的设计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块,由分液漏斗a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

Cu、浓硝酸

Cu、稀硝酸

CuO2、稀硝酸

 

4该兴趣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装置气密性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丙 硝酸耗量少,产物无污染 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橙色 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解析】(1)连接装置后的第一步是检查装置气密性,观察d中有气泡即可。 (2)c中进行的是单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所以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甲中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乙中反应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丙中反应为:2Cu+O2+4HNO3(稀) === 2Cu(NO3)2+2H2O。所以得到相同的硝酸铜,丙方案需要的硝酸最少,且没有污染性的气体产生。 (4)高锰酸钾会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黄绿色),氯气通入溴化钾溶液中,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会由无色变为橙色。本实验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H2(g)+O2(g) ΔH=+242 kJ·mol1

B. 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 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D. 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查看答案

现有AlC12Al2O3HCl(aq)Al(OH)3NaOH(aq)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N一定是HCl(aq)    B. X可能为AlC12

C. Y一定为NaOH(aq)    D. 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

 

查看答案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常温常压下,21 g氧气和27 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A ②含0.2 mol硫酸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小于0.2NA 0.6 g CaCO3Mg3N2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NA ④等物质的量的SO2SO3中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3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查看答案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B.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C. 50mL18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D.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 NH4ClNH3↑+HCl↑

B. NH3+CO2+H2O=NH4HCO3

C. 2NaOH+Cl2=NaCl+NaClO+H2O

D. 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