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不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
A. Na+ B. Mg2+ C. OH- D. HCO3-
小明家收藏了一张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其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 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 铝不易被氧化
D. 铝易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高一学生小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
①纯净物按照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②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③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
④按照分散剂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⑤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⑥按照树状分类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
你认为他的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
A. 三处 B. 四处
C. 五处 D. 六处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用适当方法在包装袋中装入( )
A. 无水硫酸铜、蔗糖 B. 生石灰、硫酸亚铁
C. 食盐、硫酸亚铁 D. 生石灰、食盐
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在环境治理方面人们可利用I2O5和Na2SO3等化工产品实现对废水和废气的治理。
(1)利用I2O5的氧化性处理废气H2S,得到S、I2两种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利用I2O5也可消除CO的污染,其反应原理为I2O5(s)+5CO(g)5CO2(g)+I2(s) ΔH。已知在不同温度(T1、T2)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T2时,0~2 min 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填表达式)。
③反应:I2O5(s)+5CO(g)5CO2(g)+I2(s)的ΔH______0(填“>”“<”或“=”)。
④上述反应在T1下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2 mol的CO和CO2气体,则化学平衡________(填“向左” “向右”或“不”)移动。
⑤下列现象,可以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混合气的密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Na2SO3具有还原性,其水溶液可以吸收Cl2(g),减少环境污染。
已知反应:
①Na2SO3(aq)+Cl2(g)+H2O(l) Na2SO4(aq)+2HCl(aq) ΔH1=a kJ·mol−1
②Cl2(g)+H2O(l) HCl(aq)+HClO(aq) ΔH2=b kJ·mol−1
试写出Na2SO3(aq)与HClO(aq)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