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g)+4NH3(g)4N2(g)+6H2O(...

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g)+4NH3(g)4N2(g)+6H2O(g),下图是其在密闭体系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1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B. 从图2判断,减少氨气的浓度有助于提高NO的转化率

C. 从图1判断,脱硝的最佳温度约为 925℃

D. 从图2判断,综合考虑脱硝效率和运行成本最佳氨氮摩尔比应为2.5

 

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1可知,在925℃左右脱硝效率最高,高于925℃后,脱硝效率随氨气浓度减小而降低。随着温度升高,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由图2可知,增大氨气的浓度,脱硝效率增大。A.如仅从脱硝效率角度分析,随着温度升高,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如果从氨气的浓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升高温度后氨气的浓度降低,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另外,脱硝效率还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而催化剂的活性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最高。综上所述,无法判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A错误;B.从图2判断,增大氨气的浓度可以提高脱氮效率,所以有助于提高NO的转化率, B错误;C.从图1判断,脱硝的最佳温度约为925℃,此时脱硝效率最大,C正确;D.从图2判断,综合考虑脱硝效率和运行成本最佳氨氮摩尔比应为1.5~2.0之间,2.0~2.5时脱硝效率变化不大,但成本会增加很多,D错误。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 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 Y(g)  2Z(g)△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 2.0×10-3mol/(L•min)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 > v()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1 mol·L-1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

C断开K1,闭合K2后,NO3B电极移动

D断开K1,闭合K2后,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

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NH4Cl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

B. 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

C. 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

D. 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xC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问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2,反应开始2 min内,vA=0.05mol•L1•min1

B. 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 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的浓度,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D. 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