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 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是
A. 浓度 B. 压强 C. 温度 D. 催化剂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①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②反应NH3(g)+HCl(g)=NH4Cl(s)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③反应CaCO3(s)=CaO(s)+CO2(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④一定温度下,反应2MgCl2(l)=Mg(l)+Cl2(g)的△H>0,△S>0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甲烷的燃烧热为802 kJ/mol
B. 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比生成H2O(l)放出的热量多
C.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D.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 s)=C(石墨, s) ΔH<0
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已知: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②熄灭酒精灯,冷却 ③在“气体入口”处通干燥HCl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则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4)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m克CuCl2•2H2O全部转化为CuO(铜元素无损耗),则固体质量减少______克。(用含m的式子表示)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i. CO2(g)+3H2(g)
CH3OH(g)+H2O(g) △H1
ii. CO(g)+2H2(g)
CH3OH(g) △H2
iii. CO2(g)+H2(g)
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ii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C
O”表示CO的化学键)数据见表:
化学键 | H-H | C-O | C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由此计算△H2=________ kJ·mol-1; 已知△H1=-58kJ·mol-1,则△H3=________ kJ·mol-1
(2)反应i、ii、iii对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
(3)一定条件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2molH2发生反应i 。下图1是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①当温度为500K时,该反应10min达到平衡。0~10min时间内用CH3OH表示该反
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改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图1中的曲线会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4)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2mol H2合成甲醇,发生反应ii,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5min至10min时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②反应ii在10min时达平衡,此时平衡常数K=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CO的浓度与生成CH3OH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O和H2的体积分数之比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