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为CO、C...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为COCH4H2)SO2在一定条件下还原为单质硫进行烟气脱硫。已知

①C(s)+O2(g)=CO2(g) H1=-393.5 kJ·mol-1

②CO2(g)+C(s)=2CO(g) H2= + 172.5 kJ·mol-1

③S(s)+O2(g)=SO2(g) H3=- 296.0 kJ·mol-1

COSO2 还原为单质硫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O

H2

CH3OH

浓度(mol·L-1

0.9

1.0

0.6

 

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恒温恒容条件下,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v(CO)=2v(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则达到新平衡时c(H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0.6 mol CO 0.4 mol CH3OH此时v__________v( >” < “= ”)

3常温下HNO2 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mol·L-10.1mol·L-1NH4NO2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常温下NO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CO(g)+SO2(g)=S(s)+2CO2(g) △H=-270 kJ·mol-1 40% L2·mol-2(或0.67 L2·mol-2) CD 1mol·L- 1c(NH4+)>c(H+ )>c(OH- ) 1.4×10-11 【解析】(1)已知反应①C(s)+O2(g)=CO2(g) △H1=-393.5 kJ·mol-1 ②CO2(g)+C(s)=2CO(g) △H2= + 172.5 kJ·mol-1 ③S(s)+O2(g)=SO2(g) △H3=- 296.0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得反应2CO(g)+SO2(g)=S(s)+2CO2(g) △H= △H1-△H2-△H3=-393.5 kJ·mol-1-172.5 kJ·mol-1-(- 296.0 kJ·mol-1)=-270 kJ·mol-1; (2) CO(g) + 2H2(g) CH3OH(g) 起始浓度(mol/L)1.5 2.2 0 改变浓度(mol/L)0.6 1.2 0.6 平衡浓度(mol/L)0.9 1.0 0.6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00%=40%;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2·mol-2=0.67 L2·mol-2);③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有2v正(CO)= v正(H2),若2v正(CO)= v正(H2)= v逆(H2)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题给的是v正(CO)=2v逆(H2),选项A错误;B.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物都为气体,故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选项B错误; C.根据“变量不变达平衡”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若不变了,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选项C正确;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选项D正确。答案选CD;④CO(g)+2H2(g)CH3OH(g),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各物质浓度应变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氢气的平衡浓度小于2mol/L,所以氢气的平衡浓度应1mol/L<c(H2)<2mol/L;⑤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0.6molCO和0.4molCH3OH,则 各物质浓度为 CO(g) + 2H2(g) CH3OH(g) 0.9+0.6=1.5 1.0 0.6+0.4=1 Q===K,说明反应达到的平衡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同,则V正=V逆;(3)常温下,HNO2 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mol·L-1。Ka>Kb,NH4NO2 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水解大于亚硝酸根离子的水解,c(NO2- )>c(NH4+),溶液呈酸性,故0.1mol·L-1NH4NO2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2- )>c(NH4+)>c(H+ )>c(OH- ),NO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2O=HNO2+ OH- ,常温下NO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1.4×10-1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制取胆矾晶体的流程

已知:

.高温焙烧时的主要反应有2CuFeS2+O2Cu2S+2FeS+SO2

2Cu2S+ 5O22CuO+2CuSO42FeS+3O22FeO+2SO2 ;

.常温下Ksp[Fe(OH)3]=8.0×10-38Ksp[Cu(OH)2]=3.0×10-20

1Cu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上述流程中生成亚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适合的试剂A__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当试剂A的浓度为6.0mol·L-1浸出实验中,铜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铜的浸出率为90% 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温度、时间)__________

3最适合的试剂C__________(填标号)

aCl2bH2O2 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浓硫酸

4加入适量CuO粉末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3+水解,达到除杂的目的。写出实现该目的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怀疑CuO不一定能达到上述目的,而小张同学却认为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设溶液中Cu2+的浓度为3.0 mol·L-1Cu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 __________Fe3+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__________。通过计算判断加入CuO__________(不能”)达到目的(提示1g 5=0.7;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1 时,就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6假设流程图中消耗的CuOag最终制得bg胆矾晶体,消耗黄铜矿的质量为cg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则黄铜矿中Cu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原始的计算结果即可,不必化简)

 

查看答案

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含有多种做粒,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

1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使其褪色的微粒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将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制的饱和氯水与碳酸钙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 溶液 之一。

实验一 定性研究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新制的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步骤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有__________

实验二 定量研究

在仪器A内,放有塑料网包住的块状碳酸钙(过量)150 mL新制的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实验前仪器B中充满了饱和NaHCO3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碳酸钙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烧瓶中的液体直到仪器B中的气体不再增加(不考虑HClO的分解)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准确读出仪器B中气体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a.等待仪器A冷却到室温;b____________c平视与刻度线相切的液面读数。

实验结束后,测得仪器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68mL150mL 新制的饱和氯水与过量碳酸钙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

298 K时,某种甲酸(HCOOH)和甲酸钠的混合溶液中HCOOHHCOO- 的浓度存在关系式c(HCOO-)+c(HCOOH)=0.100mol·L-1含碳元素的粒子的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98 KHCOOH 的电离常数Ka=1.0×10-10.25

B. 0.1mol·L -1HCOONa溶液中有c(HCOO-)+c(HCOOH)+c(OH- )<c(H+ )+0.1

C. 298 K加蒸馏水稀释P点溶液溶液中n(H+)·n(OH- )增大

D. 0.1mol·L-1 HCOONa溶液和0.1mol·L-1 H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75(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

XYZWR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X是单质,Y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ZW是氧化物R W和水反应的产物。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X不可能是金属单质    B. Y生成Z属于置换反应

C. Z生成W发生了电子转移    D. YR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盐

 

查看答案

一种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氢氮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溶液为溶有化合物A的稀盐酸。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通入N2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

B.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合物A NH4Cl

C. 电子从通入N2的电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向通入H2的电极

D. 反应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会变大,故需要通入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