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

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H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A 【解析】向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当二氧化碳少量时,产物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当NaOH和CO2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物只有Na2CO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产物可能只有NaHCO3,也可能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Ⅰ、图中刚开始加入HCl就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溶质只能是NaHCO3,故①正确;Ⅱ、从图中看出刚滴下去盐酸一个单位后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此时碳酸根的量是一个单位(盐多酸少,碳酸钠和盐酸一比一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后来盐酸加了两个单位才把所有二氧化碳反应出来,说明溶液中总的碳酸氢根量为两个单位,但有一个单位的是之前碳酸根得来的,所以原溶液中碳酸根的量和碳酸氢根的量相等,即c(Na2CO3)=c(NaHCO3),故②正确;Ⅲ、从图中看出,滴入了两个单位的盐酸后才开始产生气泡,且产生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也是两个单位,说明产物只有Na2CO3,物料守恒可知: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③错误;Ⅳ、从图中看出,滴入了两个单位的盐酸后才开始产生气泡,说明产物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一个单位的盐酸和NaOH反应,第二个单位的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后由图中可看出,NaHCO3又消耗了一个单位的盐酸,则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量之比是1:1,故④错误.由上分析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41.8 g,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

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

C.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

D.一定量的Na2O2为78 g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酸性溶液中:Cl、Mg2+、Fe3+、SCN

B. 1.0 mol·L-1的NaNO3溶液中:Fe2+、K+、H+、SO42﹣

C. 在强碱性环境中:AlO、CO、Na、K

D. 0.1 mol·L-1明矾溶液中:NH、AlO、HCO、Na

 

查看答案

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SO4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某金属M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列方式发生分解反应:2MNO32M2NO2O2加热3.40g该硝酸盐,完全分解生成NO2O2672mL(标准状况),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3    B. 40    C. 108    D. 201

 

查看答案

向含有Mn2+的酸性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钾(K2S2O8)溶液,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不考虑滴加后溶液体积变化:Mn2++S2O82+H2O→MnO4+SO4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B. 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时,转移5mol电子

C. 该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是Mn2+

D. 用过二硫酸钾(K2S2O8)溶液检验Mn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紫红色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