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用有机含碘(主要以I2和IO3-的形式存在)废水制备单质碘的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室用有机含碘(主要以I2IO3-的形式存在)废水制备单质碘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碘的熔点为113℃,但固态的碘可以不经过熔化直接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①和③中的有机相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

B. 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 +5SO32-+2H+=I2+5SO42-H2O

C. 操作④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仅需温度计、球形冷凝管、酒精灯、接引管及锥形瓶

D. 操作⑤可用如图所示的水浴装置进行

 

C 【解析】A.CCl4的密度比水大,操作①和③均为萃取操作,其中溶解I2的有机相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故A正确;B.操作②中Na2SO3溶液还原IO3- 得到I2,自身被氧化为SO4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 +5SO32-+2H+=I2+5SO42-十H2O,故B正确;C.操作④为蒸馏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温度计、球形冷凝管、酒精灯、接引管、锥形瓶以及蒸馏烧瓶,故C错误;D.固态的碘可以不经过熔化直接升华,不需要经过加热熔化使之气化的过程,则操作⑤可利用水浴装置进行,故D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下列实验基现象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

混合气体中含有HC1

B

向正已烷中加入催化剂,然后高温热裂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裂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C

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

D

FeCI3溶液中滴入几滴30%H2O2

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

Fe3+能催化H2O2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向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其中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N是一种金属材料

B. AlN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

C. 少量NH4Cl能够破坏Al表面的Al2O3薄膜

D. AlN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N+3H+=Al3++NH3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2NO(g)+2H2 (g)==N2 (g)+2H2O(g)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与NO、H2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V=kcx( NO).cy( H2),k是为速率常数。在800℃时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数据

初始浓度

生成N2的初始速率、mol/(L·s)

c(NO)/mol/L

c(H2)/mol/L

1

2.00×10-3

6.00×10-3

1.92×10-3

2

1.00×10-3

6.00×10-3

4.80×10-4

3

2.00×10-3

3.00×10-3

9.60×10-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关系式中x=l、y=2

B. 800℃时,k的值为8×104

C. 800℃时,初始浓度c(NO) =c( H2)=4.00×10-3 mol·L-l,则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为5. 12×10-3 mol/(L·s)

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速率常数是将增大

 

查看答案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 H3 PO2)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 PO2属于三元酸    B. H3 PO2的结构式为

C. NaH2PO2属于酸式盐    D. NaH2PO2溶液可能呈酸性

 

查看答案

已知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还原产物

B.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反应物中有水,且反应办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

D. 若生成4. 48 1(标准状况下)O2,则反应转移0.8 mol电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