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其中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N是一种金属材料
B. AlN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
C. 少量NH4Cl能够破坏Al表面的Al2O3薄膜
D. AlN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N+3H+=Al3++NH3↑
已知反应:2NO(g)+2H2 (g)==N2 (g)+2H2O(g)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与NO、H2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V=kcx( NO).cy( H2),k是为速率常数。在800℃时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数据 | 初始浓度 | 生成N2的初始速率、mol/(L·s) | |
c(NO)/mol/L | c(H2)/mol/L | ||
1 | 2.00×10-3 | 6.00×10-3 | 1.92×10-3 |
2 | 1.00×10-3 | 6.00×10-3 | 4.80×10-4 |
3 | 2.00×10-3 | 3.00×10-3 | 9.60×10-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关系式中x=l、y=2
B. 800℃时,k的值为8×104
C. 若800℃时,初始浓度c(NO) =c( H2)=4.00×10-3 mol·L-l,则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为5. 12×10-3 mol/(L·s)
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速率常数是将增大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 H3 PO2)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 PO2属于三元酸 B. H3 PO2的结构式为
C. NaH2PO2属于酸式盐 D. NaH2PO2溶液可能呈酸性
已知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还原产物
B.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反应物中有水,且反应办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
D. 若生成4. 48 1(标准状况下)O2,则反应转移0.8 mol电子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6 g 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 标准状况下,2. 24 L苯含C-H键的数目为0.6NA
C. K35ClO3与浓H37 Cl反应制得7.1 g氯气,则生成的Cl2分子数为0.1NA
D. 6.4 g Cu与40 mL 10 mol·L-1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的NO2分子数为0.2NA
《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的制法有如下描述:“嵩阳产铅,居民多造胡粉。其法: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炒为黄丹。黄丹滓为密陀僧。”其中黄丹的主要成分为Pb3O4,密陀僧的主要成分为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胡粉难溶于水
B. 胡粉和黄丹中均含有+2价的铅
C. 胡粉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密陀僧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前者反应速率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