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在pH=l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3+、Fe2+、CO32-、Cl...

常温下,在pH=l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3+、Fe2+、CO32-、Cl-、I-中的某几种,现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Fe2+与I-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 不能确定Na+和Cl-是否存在,CO32-一定不存在

C. 溶液中Fe3+与Fe2+至少有一种

D. 溶液中 c(Cl-)≥0.2 mol·L-1

 

A 【解析】溶液中通入氯气,得到紫红色溶液,说明原溶液含有I-,不含Fe3+;紫黑色固体是碘,2.54g碘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原溶液含有I- 0.02mol,水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固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一定不含CO32-;根据灼烧后得到氧化铁的质量可计算原溶液一定有Fe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通入氯气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Cl-;pH=l说明氢离子的浓度是0.1mol/L,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根据以上分析,溶液中Fe2+与I-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B错误;溶液中一定没有Fe3+,一定有Fe2+,故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若溶液中不含Na+,则 c(Cl-)=0.3 mol·L-1,若含有Na+,则 c(Cl-)>0.3 mol·L-1,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试剂R可以为NaOH溶液    B. 为保证I-完全被氧化,应通入过量Cl2

C. H2SO4溶液作用之一是使滤液酸化    D. 提纯晶体碘采用升华法

 

查看答案

已知 H2A 为二元弱酸。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 +c(A2-)=0. 10mol·L-1H2A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 pH=7 的溶液中:c(Na+)>2c(A2-)

B. E点溶液中:c(Na+)- c(HA-) <0.10mol·L-1

C. c(Na+)=0.10mol·L-1的溶液中:c(H+)+c(H2A)=c(OH-)+c(A2-)

D. pH=2 的溶液中 c(H2A)+c(A2-)>c(HA-)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1 molH2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B. 足量的Mg与稀H2SO4完全反应,生成2.24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C. 1 L0.1 mol ·L-1NH4Cl溶液中,Cl-离子数小于0.1 NA

D. 标况下,4.48 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产物中所含O-H键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MnO2催化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在0-50min之间,pH=2和pH =7时H2O2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B. 溶液酸性越强,H2O2的分解速率越大

C. 相同条件下,H2O2的起始浓度越小,分解速率越大

D. 在20—25 min之间,pH=10时H2O2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熔融时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NaOH、H2SO4溶于水均克服了离子键

C. CO2、NCl3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金刚石和足球烯是同素异形体,熔化只克服共价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