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500 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

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500 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次~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 cm~2 cm处

3)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不宜贮存溶液;不能用来加热;

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g。

配制1 mol/L的稀硫酸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5)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25 mL、50 mL、10 0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规格的量筒最好。

6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Ⅰ.(1)bd(1分) 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1分) (2)BCAFED(2分) (3)A(2分) (4)2.0(2分) Ⅱ.(5)27.2(2分) 50(1分) (6)ACD(3分)   【解析】Ⅰ.(1)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500 mL。根据配制过程可作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则不需要的是分液漏斗和漏斗。 (2)配制过程一般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和摇匀等。所以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 (3)①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正确;②容量瓶不宜贮存溶液,正确;③容量瓶不能用来加热,正确;④容量瓶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正确,答案选A。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NaOH固体质量为0.5 L×0.1 mol/L×40 g/mol=2.0 g。 Ⅱ.(5)若配制1 mol/L的稀硫酸溶液500 mL,则需要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质量是49 g,因此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27.2 mL,因此选择50 mL量筒最好。 (6)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则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则溶质增加,浓度偏高;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答案选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190 g MgCl2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1 mol/L的MgCl2溶液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3)向(2)中500 mL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浓度为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况下)为_____

 

查看答案

填写下列空白:

(1) ______mol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______

(3)要使NH3与CH4含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NH3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

(5)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如将a g该结晶水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 g,则n=______

(6)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查看答案

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形成的灰肥,是一种质地疏松的热性速效肥。其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钾。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和Cl

(1)此实验的前部分操作顺序如下:称量样品;溶解沉降;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_____(填字母)。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第步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分成两份,分别装在两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

1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乙醇以任意比互溶

请选择正确的分离方法(填字母):

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

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2)阅读材料三

在溶解性方面,Br2与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显黄色。在实验室里从溴水Br2的水溶液中提取Br2和提取I2的方法相似。

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试剂是________,最主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

若观察发现提取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21.1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是230.4 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