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

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

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N2(g)+2O2(g) =2NO2(g)   ΔH = +133 kJ·mol-1

H2O(g) = H2O(l)    ΔH =-44 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脱碳:

(1)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H2O(l)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③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 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Ⅰ:恒温恒容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反应Ⅱ:绝热恒容

0min

0

0

2

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常数K(I)______ K(II)(填“﹥”、“﹤”或“=”下同);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____ c(II)。

②对反应Ⅰ,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______________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___T2(填“>”、“<”或“=”)。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1molH2O(g),则平衡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化为甲酸,反应原理为2CO2+2H2O=2HCOOH+O2,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状况下,当电极2室有11.2L CO2反应。 理论上电极1室液体质量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g。

 

4H2(g)+2NO2(g)=N2(g)+4H2O(g)   △H=—1100.2kJ·mol-1 低温 d e < < 0.025 mol·L-1 ·min-1 < 不 CO2+2H++2e-=HCOOH 减少 9 【解析】I、根据氢气的热值可书写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O2(g)=H2O(l) △H=-142.9×4kJ/mol=-571.6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氧气与液态水消去得到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2(g)+2NO2(g)=N2(g)+4H2O(g)△H=-1100.2kJ·mol-1; II、(1)①该反应的△S<0,所以若反应自发进行,则△H<0,因此根据△G=△H-T△S可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自发;②a、该体系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和氢气,且二者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为平衡状态,a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气始终是1:3的关系,所以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氢气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二者的转化率一定相等,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c错误;d 、因为该体系中有液体参加,所以气体的质量在逐渐减少,则气体的密度减小,达平衡时,保持不变,d正确;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态,e正确。答案选de;③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二氧化碳的浓度瞬间增大到1mol/L,则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t3时达到平衡,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相同,浓度仍是0.5mol/L;该反应是放热反应,t4时降低温度,则平衡正向移动,t5时达到平衡,则二氧化碳的浓度将小于0.5mol/L,对应的图像为。 (2)①因为生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而反应II是从逆反应开始的,所以反应吸热,绝热容器的温度要低于恒温容器,即反应I温度高于反应II,温度升高,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K(I)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硝酸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12(g)2C1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酸氯,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1(s)NaNO3(s)+ClNO(g)   K1

4NO2(g)+2NaC1(s)2NaNO3(s)+2NO(g)+Cl2(g)   K2

2NO(g)+C12(g)2C1NO(g)   K3

K1K2K3之间的关系为K3=______________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

2NO(g)+C12(g)2C1NO(g)反应的ΔHa的关系为ΔH =_____________kJ/mol

3300℃时,2NO(g)+C12(g)2ClNO(g)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 = k·cn(ClNO)测得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如下表:

n =____________k =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单位)

4)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1molC1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1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

①该反应的ΔH ____________0(“>”“<”“=”)

②反应开始到10min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mol/(L·min)

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n(NO)/n(C12)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点,当n(NO)/n(C12)=1.5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DEF三点中的____________点。

 

查看答案

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B. 图乙中Cr2O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C. 图乙电解池中,若有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则阴极会有168 mL(标准状况)的气体产生

D. 若图甲燃料电池消耗0.36 g镁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上可产生1.07g氢氧化铁沉淀

 

查看答案

如图I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以左右移动,F受压力恒定。甲中充入2mol A1mol B,乙中充入2mol C1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的24之间

B. 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1处,则乙中C的转化率小于50%

C. 如图II所示若x轴表示时间,则y轴可表示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或A的物质的量

D. 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大于4

 

查看答案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 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 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

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Δ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ZW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为气态

B. 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D. 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