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 2C(g)+2D(g)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D)=0.4mol·L-1·s-1 B. v(C)=0.5 mol·L-1·s-1
C. v(B)=0.6 mol·L-1·s-1 D. v (A)=2mol·L-1·min-1
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②单质的颜色加深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④单质的沸点升高 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在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反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关系,正确的是
A. v(H2)=3/2v(NH3) B. v(H2)=2/3v(NH3)
C. v(N2)=v(NH3) D. v(N2)=2v(N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的相对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写出Mg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溶解,无气泡 | 溶解,有气泡 |
2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 蓝色沉淀 | 蓝色沉淀 |
3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现象 |
4 |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红色褪去 | 先变红,后褪色 |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题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