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H=-92.4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图(a)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b)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_____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_。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4HS+O22NH3·H2O+2S↓ a 90% 14.5% Ⅳ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N2、H2循环使用 【解析】(1)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反应过程中生成一水合氨,依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2NH4HS+O22NH3·H2O+2S↓(2)反应①CH4(g)+H2O(g)⇌CO2(g)+3H2(g)△H=+206.4 kJ•mol-1,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又能加快反应速率,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可以是升温、加压、增大浓度等,分析反应特征可知反应正向进行且反应速率增大的只有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a.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增大,故a符合;b.增大水蒸气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大,故b不符合;c.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增大,氢气百分含量不变,故c不符合;d.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氢气百分含量减小,故d不符合;故选a;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1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中 CO为0.2mol,H2的物质的量为0.8mol,与H2O反应,得到1.18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依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加的部分应该是起始的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0.18mol,设转化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CO(g)+H2O(g)⇌CO2(g)+H2(g)△H=-41.2 kJ•mol-1 起始量(mol) 0.2 0.18+x   0   0.8 变化量(mol) x    x   x   x 平衡量(mol)0.2-x   0.18  x   x+0.8 则0.2-x+x+x+0.8=1.18,x=0.18 则CO转化率为; (3)依据反应特征N2+3H2=2NH3 △V                  1   3   2     2           平衡体积      V     V  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为生成氨气的体积,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图象分析可知平衡状态氨气体积含量42%,设平衡混合气体体积为100,氨气为体积42,则反应前气体体积100+42=142,氮气和氢气按照1:3混合,氮气体积=142/4=35.5,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氮气体积为21,平衡状态氮气为35.5-21=14.5,则氮气体积分数为14.5%; (4)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开始反应,氨气物质的量增大,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氨气物质的量减小,在图(b)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5)分析流程合成氨放热通过Ⅳ热交换器加热反应混合气体,使反应达到所需温度,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分离出氨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把平衡混合气体中氮气和氢气重新循环使用,提高原理利用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溶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MnO4-氧化Fe2+的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

(3)己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意: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200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x与y的差值为_____________mol。

(2)原溶液的pH=__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n(Mg2+)∶n(Al3+)=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c(Cl-)=______________mol·L-1

(5)写出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33~35m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试纸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紫色石蕊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氧化产物    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质子的微粒一定有中子

B. 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H

C. 16O中的“16”表示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D. 根据反应K35ClO3+6H37Cl=KCl+3Cl2↑+3H2O得到的Cl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3.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