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生产部分化工产品的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生产部分化工产品的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E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且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环状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反应 聚氯乙烯 CH2ClCH2ClH2C=CHCl+HCl 【解析】(1)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3)D为环氧乙烷,其与H2O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生成E(乙二醇),乙二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二乙酸乙二酯)。 27.(1)H2SO4 (2)小于 随反应进行,硫酸逐渐消耗且生成水,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不能与铜继续反应,所以硫酸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体积小于22.4 L 解析 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单质,A为C或S符合转化关系,由D为强酸,故A为S,B为SO2,C为SO3,D为H2SO4,符合转化关系与题意。(1)D为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Cu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若浓硫酸完全反应,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硫体积为2 mol××22.4 L·mol-1=22.4 L,但随反应的进行,硫酸逐渐消耗且生成水,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不能与铜继续反应,所以硫酸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体积小于22.4 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 第②步中结晶出的MgCl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C. 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浓缩

 

查看答案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OH+SO2===SO+H2O

B. 醋酸溶液与Mg(OH)2反应:Mg(OH)2+2H===Mg2+2H2O

C. 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Cu +H2O2+2H===Cu2+2H2O

D. NaHCO3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HCO+Ba2+OH===BaCO3↓+H2O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 0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所示溶液中:c(NH)>c(SO)>c(OH)>c(H)

B. b所示溶液中:c(NH)=c(Na)>c(H)=c(OH)

C. c所示溶液中:c(SO)+c(H)=c(NH3·H2O)+c(OH)

D. d以后的溶液中可能出现:c(SO)>c(NH3·H2O)>c(OH)>c(NH)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Fe1 mol 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B. 3 g C18O14CO的混合物中所含电子、中子数目均为1.4NA

C. 0 ℃、101 kPa下,0.1 mol乙炔和甲醛(HCHO)的混合物中含有C—H数目为0.2NA

D. 50 mL 18 mol·L1H2SO4与足量的Cu充分反应,能收集到SO2的分子数目为0.45NA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C(金刚石)===C(石墨) ΔH= -1.9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D.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3.7 kJ·mol1 ,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 kJ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