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的Fe、Si等)既可制取有机合成催化剂AlBr...

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的FeSi)既可制取有机合成催化剂AlBr3又可制取净水剂硫酸铝晶体[Al2(SO4)3·18H2O]

Ⅰ.实验室制取无色的无水AlBr3(熔点:97.5 ℃,沸点:263.3265 ℃)可用如图1所示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铝箔剪碎,用CCl4浸泡片刻,干燥,然后投入到烧瓶6中。

步骤2.从导管口7导入氮气,同时打开导管口14,一段时间后关闭导管口71;导管口4接装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

步骤3.从滴液漏斗滴入一定量的液溴于烧瓶6中,并保证烧瓶6中铝过剩。

步骤4.加热烧瓶6,回流一定时间。

步骤5.将氮气的流动方向改为从导管口4到导管口1。将装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与导管口1连接,将烧瓶6加热至270 ℃左右,使溴化铝蒸馏进入收集器2

步骤6.蒸馏完毕时,在继续通入氮气的情况下,将收集器23处拆下,并立即封闭3处。

(1)步骤1中,铝箔用CCl4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中,该实验要保证烧瓶中铝箔过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依据何种现象判断可以停止回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5需打开导管口14,并从4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拟用废铝箔制取硫酸铝晶体,已知铝的物种类别与溶液pH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处理过的铝箔、2.0 mol·L1NaOH溶液、2.0 mol·L1硫酸溶液。

(7)由铝箔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称取一定质量的铝箔于烧杯中,逐滴加入2.0 mol·L1NaOH溶液,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洗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除去铝箔表面的油脂等有机物 排出装置中含水蒸气的空气 保证液溴完全反应,防止溴过量混入AlBr3中 2Al +3Br2===2AlBr3 管5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 将AlBr3蒸气导入装置2中并冷凝 滤液用2.0 mol·L-1硫酸在不断搅拌下调到pH=4左右 沉淀中不断加入2.0 mol·L-1硫酸,至恰好溶解 蒸发浓缩 【解析】考查物质制备的实验分析,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步骤l中,铝箔用CCl4浸泡的目的是除去铝箔表面的油污,油污油污易溶于有机溶剂;(2)步骤2操作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除含水蒸气的空气,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无水AlBr3;(3)步骤3中,该实验要保证烧瓶中铝箔过剩,因为溴易挥发,若溴过量,则易混入AlBr3中,造成AlBr3不纯,所以使Al过量,溴消耗完;(4)铝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Br22AlBr3;(5)当溴消耗完时,反应停止,此时可以停止回流操作,则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6)因为步骤5的目的是将产品进入收集器2,所以步骤5需打开导管口l和4,并从4通入N2的目的是便于AlBr3蒸汽进入装置2中并冷凝;(7)③根据图2可知,氢氧化铝沉淀的最佳pH在4-10之间,所以处理过的铝箔先与2.0mol•L-1 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的滤液,再加2.0 mol•L-1硫酸不断搅拌下调到pH 4~10左右,使之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将得到的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向沉淀中不断加入2.0mol/L硫酸,至恰好溶解,此时恰好得到硫酸铝溶液,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铝晶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尾气净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平衡时的分压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2NO(g)2CO(g)N2(g)2CO2(g)ΔH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__________(高温”“低温任意温度”)

(3)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 moln(NO)2a moln(N2)b mol

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CO2)b moln(NO)a mol,则此时v____(”“”)v

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图1中补充画出t2t3t4时段N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

(4)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转化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________左右;

目前对氮氧化物(NOx)进行治理的方法比较多,其中吸附/吸收法广受欢迎。下列物质适合作为NOx吸收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      B.氨水    C.酸性尿素溶液      D.硫酸

 

查看答案

为研究(NH4)2SO4NH4HSO4混合物样品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25.0 mL,加热并完全反应,产生NH3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不考虑NH3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实验序号

NaOH体积/mL

25.0

25.0

25.0

25.0

样品质量/g

3.62

5.43

7.24

10.86

NH3体积/mL

896

1 344

1 344

896

 

(1)样品中(NH4)2SO4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

请回答: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若没有装置C,将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B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了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仪器D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X是两种金属氧化物(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所示实验。

(1)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标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乙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含有酯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