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己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 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B. 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4 mol
C.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 取20 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后溶液c(H+) =0.1mol • L-l
某容器中加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是3 mol • L-l、4 mol • L-1、4 mol • L-1,则反应幵始时H2的浓度是
A. 5 mol • L-1 B. 10 mol • L-1 C. 8 mol • L-1 D. 6.7 mol • L-1
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增加 C的质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已知反应:3A(g)+B(g) C(s)+4D(g) △H<0。图中a、b曲线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b曲线t2后,v正(B) =4v逆 (D)
B. a曲线t1时,4 v正(A) >3 v逆 (D)
C. 升高温度,可使曲线b变为曲线a
D.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使曲线a变为曲线b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根据同浓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B. 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C. 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
D. 根据两主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