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有机物G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可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有机物G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可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c.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D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分子中含有酯基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3的是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B为原料(无极试剂任选)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

 

b 消去反应 氯原子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苯甲醇 12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及流程,CH2=CH2加成生成A.CH3CH2OH,CH3CH2OH催化氧化生成B.CH3CHO,C.水解生成D.,催化氧化生成E.,CH3CHO与生成F.,消去生成G.。 (1)乙烯为平面型分子,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a正确;乙烯分子中有,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之褪色,与氢气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所以b错误、c和d正确,故选b。 (2)由上述分析知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 (3)C中官能团为氯原子,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取代)反应生成D.。 (4)D为苯甲醇,D→E反应为:2+O22+2H2O。 (5)F为,F的同分异构体,有苯环、酯基、两个取代基,则为:(邻、间、对3种)、(邻、间、对3种)、(邻、间、对3种)、(邻、间、对3种),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3的是:和。 (6)以CH3CHO为原料合成,需要生成CH3-CH=CH-COONa,结合已知,流程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目整体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的性质、醇催化氧化成醛、醛氧化成羧酸的性质、卤代烃的水解、醇的消去反应等,注意利用已知信息,理清合成流程,第(6)小题注意运用有机合成逆向分析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化学探究小组同学为探究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水解情况,甲、乙同学分别使用图1、图2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相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7.9

77

 

(1)甲同学在制得乙酸乙酯后,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装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收乙醇                          B.除去乙酸

C.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甲同学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__(填序号);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

(4)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 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 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mL和________mol·L-1

②分析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关于有机物A、B的信息: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________;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同系物用通式CnHm表示,B的同系物用通式CxHy表示,当CnHm、CxHy分别出现属于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分别为A、B的同系物)时,碳原子数的最小值n=______,x=________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⑥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氢气反应 ⑦与溴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

 

查看答案

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表所示: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K、Mg2+、Al3+、NH、Fe2+、Fe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Br、I、CO、AlO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1V2V3V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 L

5.6 L

11.2 L

n(Cl)

1.25 mol

1.5 mol

2 mol

n(Br)

1.5 mol

1.4 mol

0.9 mol

n(I)

a  mol

0

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名称为异丁烷

B. N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本身)

C. Q可与氯水反应生成N

D. M、N、Q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1mol某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的质量为216g,则该醛肯定为二元醛

B. 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羟基,但是电离常数不同,这主要是基团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

C. 分子中最多19个碳原子共平面、最多6个原子共直线

D. 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