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
Fe2O3(s)+3CO(g) 2Fe(s)+3CO2(g) ΔH
已知:
Ⅰ.Fe2O3(s)+3C(石墨,s) 2Fe(s)+3CO(g) ΔH1
Ⅱ.C(石墨,s)+CO2(g) 2CO(g) ΔH2
①ΔH=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ΔH1、 ΔH2代数式表示)。
②保持温度不变,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再次充入一定量的CO (Fe足量),则平衡______(填“正向”或“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c(CO)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T ℃时,反应 Fe2O3(s)+3CO(g) 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6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 Fe2O3 | CO | Fe | CO2 |
甲/mol | 1.0 | 1.0 | 1.0 | 1.0 |
乙/mol | 1.0 | 1.5 | 1.0 | 1.0 |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压强恒定,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Fe2O3的量能提高CO的转化率
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容器
D.若容器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取五等份CO,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但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已装有足量Fe2O3),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CO的体积分数(CO%),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请作出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定质量的KOH和Ca(OH)2混合物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的质量随通入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变化如图所示,试计算:
(1)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为________ g。
(2)原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
下图是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装置。
(1)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B 试管中品红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SiO2、Fe2O3、CuO、NaHCO3、K2CO3,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已知:蘸取少量溶液2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请回答:
(1)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 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某烃A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A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C3H4O2,分子中含有羧基。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下列有关B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某溶液只含下表离子中的几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
阳离子 | K+、NH |
阴离子 | OH-、Cl-、CO |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沉淀A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原溶液中只含有NH、Fe2+、Cl-、SO
C. 滤液A中可能含有K+
D. 沉淀B中一定含有Mg(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