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 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 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D 【解析】试题解析:A、流程设计意图是用硫酸把Fe2O3、Al2O3,转化为硫酸盐,除去SiO2,然后用铁粉还原Fe3+得到硫酸亚铁,A正确;B、固体1为SiO2,分离FeSO4和Al2(SO4)3采用的是调控pH的方法,使Al3+转化为Al(OH)3沉淀从而与FeSO4分离,B不正确;C、Fe2+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要防止其被氧化和分解,C正确;D、在溶液1中直接加过量的NaOH得到的是Fe(OH)2沉淀,但Fe(OH)2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为Fe(OH)3,这样的话,最终所得的产品不纯,混有较多的杂质Fe2(SO4)3,D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物质分离、实验流程、实验评价、实验条件控制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

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 1 mol臭氧中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查看答案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 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 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的目标分子

D. 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查看答案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离子:Na、NH4、SO42-、NO3、Mg2+、Al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NO3+8Al+5OH+2H2O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 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 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 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