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铜 B. 硝酸钾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葡萄糖 B. 氢氧化钠
C. 氯化钾 D. 铁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稀硫酸 B. 硫酸铜溶液
C. 氢氧化铁胶体 D. 酒精溶液
下列属于盐的是( )
A. NaCl B. KOH
C. HNO3 D. CO2
已知A为最简单的烯烃,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相关信息如下:
Ⅰ.RCOOR′+R″18OH RCO18OR″+R′OH(R、R′、R″代表烃基)
Ⅱ. (R、R′代表烃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F能发生银镜反应
B.化合物E与化合物D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G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D.1 mol PMMA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 mol NaOH
(2)已知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以物质的量之比1∶2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②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一个“—CH3”;
③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3)PET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
(4)D+I―→PMMA单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完成A―→B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强。它可用于制备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铜。
(一)制备苯甲酸乙酯
COOH+C2H5OH COOC2H5+H2O
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格:
实验流程如下图:
(1)制备苯甲酸乙酯,装置最合适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下同)。
反应液中的环己烷在本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控制温度在65~70 ℃缓慢加热液体回流,分水器中逐渐出现上、下两层液体,直到反应完成,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层液体后,继续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反应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碳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将中和后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乙醚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制备苯甲酸铜
将苯甲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粉未,然后水浴加热,于70~80 ℃下保温2~3小时;趁热过滤,滤液蒸发冷却,析出苯甲酸铜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
(5)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洗涤苯甲酸铜晶体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