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强。它可用于制备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铜。
(一)制备苯甲酸乙酯
COOH+C2H5OH COOC2H5+H2O
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格:
实验流程如下图:
(1)制备苯甲酸乙酯,装置最合适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下同)。
反应液中的环己烷在本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控制温度在65~70 ℃缓慢加热液体回流,分水器中逐渐出现上、下两层液体,直到反应完成,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层液体后,继续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反应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碳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将中和后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乙醚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制备苯甲酸铜
将苯甲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粉未,然后水浴加热,于70~80 ℃下保温2~3小时;趁热过滤,滤液蒸发冷却,析出苯甲酸铜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
(5)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洗涤苯甲酸铜晶体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
(1)250 ℃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
CO2 (g)+CH4(g)
2CO(g)+2H2(g)。
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物质 | CH4 | CO2 | CO | H2 |
体积分数 | 0.1 | 0.1 | 0.4 | 0.4 |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O(g)+H2O (g)===CO2(g)+H2 (g) =2.8 kJ·mol-1
2CO(g)+O2(g)===2CO2(g) =-566.0 kJ·mol-1
反应CO2(g)+CH4(g) 2CO(g)+2H2(g) 的ΔH=_____________。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下图所示。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②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 ℃,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 ℃,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CO2+H2OCO+H2+O2
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反应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4 mol·L-1硫酸溶液,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2)在该实验中生成的Fe(OH)2白色沉淀可保持较长时间,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Fe(OH)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天然大理石通常含有Fe2O3等杂质,工业上用大理石作原料时需要提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大理石进行了提纯,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大理石时,用硝酸而不用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溶液B中是否含铁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是食品中常见的有机物,均只含C、H、O三种元素,其中A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D均能与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有机物之间存在如图1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石油得到E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分馏 B.干馏 C.裂解 D.裂化
(2)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E→C的反应类型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为实验室制取分子式为C4H8O2的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
B.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C.产物是一种无色透明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CO
、NH
、Na+、K+。为了确认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 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 g沉淀不溶。
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c(NH)>c(SO
)
B. 一定存在Cl-、SO、CO
、NH
,一定不存在Na+、K+
C. c(CO)=0.05 mol·L-1
D. 至少存在四种离子,且c(Cl-)≥0.0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