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

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 g(0.025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0.1000 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mL,测得c(I-)=_______________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避免AgNO3见光分解 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否(或不能) 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10.00 0.0600 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偏高 偏高 【解析】(1)因要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所以使用的仪器除需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 mL(棕色)容量瓶及定容时需要的胶头滴管。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是因为AgNO3见光易分解。 (3)因Fe3+的水解会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所以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抑制Fe3+的水解。 (4)b和c两步操作不可以颠倒,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根据所提供的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误差较大,舍去,二三两组数据取平均值即可,所以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 mL。 加入的AgNO3物质的量:n(AgNO3)= 0.1000 mol·L−1×25.00 mL。 根据Ag++SCN-=AgSCN↓,反应后剩余的AgNO3物质的量:n(AgNO3)= 0.1000 mol·L−1×10.00 mL。 则与NaI反应的AgNO3物质的量:n(AgNO3)= 0.1000 mol·L−1×15.00 mL。 根据Ag++I-=AgI↓,则c(I-)=0.0600 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前应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7)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造成溶质减少,所配制的AgNO3标准溶液浓度偏低,测定结果偏高。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造成读数偏小,则测定结果偏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氨基-3-氯苯甲酸(F)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_______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

2B的名称为_________。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而是经由①②③三步反应制取B,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5)写出⑧的反应试剂和条件:_______________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6)在方框中写出以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__________

 

……目标化合物

 

 

查看答案

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C. 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查看答案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查看答案

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Br和KI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