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____(b)接_____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_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Cl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l。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e d c 块状石灰石 饱和NaHCO3溶液 B 防倒吸 过滤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后试管底部的固体大部分消失,而在试管上部又有较多的固体凝结 【解析】(1)足量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装置A产生CO2,装置B产生NH3,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二氧化碳与氨气通入C中应防止倒吸,则b接c,故a接f、e接d;(2)A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所以固体为CaCO3用块状石灰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若不除去碳酸氢钠难以形成,所以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B是制取氨气装置,氧化钙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氨气,反应为CaO+NH3•H2O=Ca(OH)2+NH3↑;(3)候氏制碱方法是利用氨气溶解性大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气体水中溶解性较小,实验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让B装置先发生反应;(4)氨气极易溶于水,用直导管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容易发生倒吸,C中用球形干燥管球形部分液面上升慢起缓冲作用,可以防止倒吸;侯氏制碱法,也称为联合制碱法,化学反应原理是用氨气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钠饱和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加热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所以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5)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的方法,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是利用氯化铵的分解产物为气体,温度降低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会重新生成固体氯化氨,方法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制备碳酸氢钠的过程分析和装置作用判断,掌握候氏制碱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特征是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工业制备流程和注意问题,能顺利解决问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气体的通入顺序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II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III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6)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

现有含NaClNa2SO4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A    ,沉淀B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②将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5mol/L的硫酸铜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醛基;③用盐酸酸化过的FeCl3溶液除去H2还原CuO实验留在试管内的铜迹;④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0 mL 1mol/L的NaOH溶液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 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