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A. B. C. D.

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A.     B.

C.     D.

 

D 【解析】A、分子中只有羟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氧化产物不是醛,A错误;B、含有羟基和溴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催化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C、含有羟基和溴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催化氧化,C错误;D、含有羟基和氯原子,既能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明确醇类、卤代烃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①分子中碳原子数≥2;②与—X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与—X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如CH3X、(CH3)3C-CH2X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情况与跟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其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A. 9    B. 10    C. 11    D. 12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B. 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 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 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是最佳方案

③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用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1-氯丙烷中含有氯元素

⑤乙烯与乙醛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⑥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⑦乙醇与2mol·L-1的硫酸溶液混合加热到170℃制乙烯

A. ①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⑤⑥⑦    D. 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

用丙醛(CH3-CH2-CHO)制聚丙烯 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缩聚 ⑤氧化 ⑥还原

A①④⑥          B⑤②③          C⑥②③          D②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 mol聚乙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A

B.标准状况下,11.2L CHCl3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A

C.一定条件下,2.6 g乙炔、苯和苯乙烯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D.1 mol甲基含10 NA个电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