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

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一部分Fe2+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已知:TiO(OH)2(即H2TiO3)为两性氢氧化物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熔沸点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

3)步骤②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铁网作阴极、熔触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备金属Ti前后CaO的质量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Fe3++Fe=3Fe2+ B 过滤 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2H2OH2TiO3+2H+,当加入热水将溶液稀释、升温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H2TiO3。 H2SO4或硫酸 2O2--4e-=O2↑或C+O2--2e-=CO↑ 不变 【解析】(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2)步骤③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利用的是物质溶解度的不同,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故答案为:B;(3)②③④步骤的操作过程中都得到沉淀或晶体,所以需要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4)④中使用热水的目的是促进TiO2+水解生成H2TiO3,分离出固体加热得到TiO2;这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2H2OH2TiO3+2H+,当加入热水将溶液稀释、升温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H2TiO3。(5)根据流程图可知废液中含有硫酸,所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硫酸;(6)①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析出钙金属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图示产物可可知,阳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电解质中的氧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氧气和阳极石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电极反应为2O2--4e-=O2↑或C+O2--2e-=CO↑;②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2CaO=2Ca+O2↑,2Ca+TiO2=Ti+2CaO,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H2SSO2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

 

1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 mol/L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c(S2-)关系如图I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______mol/L

②某溶液含0.01 mol/LFe2+、未知浓度的Mn2+0.10 mol/L H2S,当溶液pH=

________时,Fe2+开始沉淀;当M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____________

【已知:KSP(FeS)=1.4×10-19KSP(MnS)=2.8×10-13

(2)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SO2(g)+1/2O2(g) SO3(g) △H=-99kJ/mol。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33。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II所示。

①图IIΔH____________ kJ/mol;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A点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______ v(逆)(填“<”、“>”或“=”)。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III表示L一定时,SO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则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L1L2的大小关系为L1_________L2(填“<”“>”或“=”)。

 

查看答案

草酸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常温下它的电离常数K1=5.4×102K2=5.4×105。回答下列问题:

(1)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3支试管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试管

A

B

C

 

加入试剂

4mL 0.01mol/L KMnO4

1ml 0.1moL/L H2SO4

2mL 0.1mol/L H2C2O4

4mL 0.02mol/L KMnO4   

1ml 0.1moL/L H2SO4

2mL 0.1mol/L H2C2O4

4mL 0.03mol/L KMnO4   

1ml 0.1moL/L H2SO4

2mL 0.1mol/L H2C2O4

褪色时间

28秒

30秒

不褪色

 

写出试管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弱酸的方案及其现象均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室温下,取0.010mol/L的H2C2O4溶液,测其pH=2;

B.室温下,取0.010mol/L的NaHC2O4溶液,测其pH >7;

C.室温下,取pH=a(a&lt;3)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其pH&lt; a+2;

D.标况下,取0.10mol/L的H2C2O4溶液100mL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H2体积为224mL;

(4)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0.00mL 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并进行3次平行实验,所用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02mL和22.00mL。

①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C2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滴定管在盛装NaOH溶液前未润洗

B.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震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2molB进行如下反应:3 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 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查看答案

图甲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为正极,铁电极应与Y相连接

B. M电极反应式: CO(NH2)2+H2O-6e = CO2↑+N2↑+6H

C. 当N电极消耗0.25 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 g

D. 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查看答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m、p、n分别是元素A、B、C的单质, D的单质可与热水发生置换反应;x、y、z是由A、B、C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y、z是气体,且z可用于配制碳酸饮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的单质起火燃烧时可用z作灭火剂

B. 元素的非金属性:C >A >B

C. B、C与A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 >B

D. 原子半径:D >B >C >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