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C、N、O、Na、Al、Si、S、Cl是常见的八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NONaAlSiSCl是常见的八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 CO2的电子式是_______

2)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下列事实能说明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

a.O2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O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O21molS得电子多

4金刚石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性,应用广泛。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除去粗产品中少里钠的试剂为_______

5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l,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溶液中的H+__极移动。t1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第三周期第ⅥA族 Na HClO4 a b 过滤 水(或乙醇) 2H++NO3-+e-=NO2↑+H2O 正 Al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 【解析】(1)Si的原子序数是1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C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3)下列事实能说明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 a.O2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能把硫置换出来,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于S,a正确;b.O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因此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硫,b正确;c.氧化性强弱与得到电子的多少没有关系,c错误;答案选ab;(4)金刚石是固体,四氯化碳是液体,所以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过滤。钠能与水或乙醇反应,除去粗产品中少里钠的试剂为水(或乙醇)。(5)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正极是铜,硝酸根得到电子,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NO3-+e-=NO2↑+H2O;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t1时由于Al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从而导致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点睛:该题的难点是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注意:(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2)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地依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如:a.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b.Fe、Al在浓HNO3中钝化后,比Cu等金属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作负极,Fe、Al作正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mol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800

0.20

0.30

a

9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N)=1.0×102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是,X的转化率为6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查看答案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最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少里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 Na2SO3BaCO3    B. NaHCO3Al(OH)3    C. AgClNaHCO3    D. Na2CO3CuSO4

 

查看答案

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数相同

C.均能与溴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查看答案

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 > c(HS) > c(OH) > c (H2S)

B.Na2C2O4溶液c (OH) c(H) c(HC2O4) 2c (H2C2O4)

C.Na2CO3溶液:c (Na) c (H) 2c (CO32) c (OH)

D.CH3COONaCaCl2混合溶液 c (Na) c (Ca2+)=c (CH3COO) +c (CH3COOH) +2c (Cl)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C.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有CO2气体生成

D.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