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E代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D同主族且有两种常...

A、B、C、D、E代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D同主族且有两种常见化合物DA2和DA3;工业上电解熔融C2A3制取单质C, B、E除最外层均只有2个电子外,其余各层全充满,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回答下列问题:

(l) B、C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基态D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

(2) DA2分子的VSEPR模型是________。H3A比H2D熔沸点高得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测得C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实际组成为C2Cl6,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C2Cl6在加热时易升华,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可生成Na[C(OH)4]

①C2Cl6属于_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其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杂化。

②[C(OH)4]-中存在的化学健有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B的单质是电解熔融B的氯化物,而不是电解BA,原因是_________

(5)B、C的氯化物晶格能分别是2957KJ/mol、5492KJ/mol,二者相差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

(6)D与E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该晶胞中,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②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右图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2,0,1/2),c为(1/2,1/2,0).则d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___

③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则其中两个D,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pm(列出计算式即可)。

 

(1)镁(或Mg);; (2)平面三角形;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①分子;sp3;②极性共价键、配位键(或共价键、配位键); (4)熔融MgCl2能导电,可电解;MgO熔沸点高,电解熔融MgO能耗大; (5)Al3+比Mg2+电荷高、半径小,AlF3的晶格能比MgCl2大得多; (6)① 4; ②(0,,); ③××1010; 【解析】试题分析:A、B、C、D、E代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D同主族且有两种常见化合物DA2和DA3,则A为O元素,D为S元素;工业上电解熔融C2A3制取单质C,则C为Al元素;B、E除最外层均只有2个电子外,其余各层全充满,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则B为Mg元素,E为Zn元素。 (1)镁原子的3s为全充满状态,较为稳定,第一电离能较大;D为S元素;基态D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故答案为:镁(或Mg);; (2)SO2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6-2×2)=3,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H2O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熔沸点比硫化氢高,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① Al2Cl6加热时易升华,属于分子晶体,根据结构示意图,其中Al 原子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分子;sp3; ② [Al (OH)4]-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配位键,故答案为:共价键、配位键; (4)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镁,而不是电解氧化镁,是因为熔融MgCl2能导电,可电解;MgO熔沸点高,电解熔融MgO能耗大,故答案为:熔融MgCl2能导电,可电解;MgO熔沸点高,电解熔融MgO能耗大; (5)Al3+比Mg2+电荷高、半径小,AlF3的晶格能比MgCl2大得多,故答案为:Al3+比Mg2+电荷高、半径小,AlF3的晶格能比MgCl2大得多; (6)①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晶体中,与E距离最小,且相等的D原子数为4,因此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 ②D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位于a原子右边与x轴垂直的面心上,与b原子等高,与c原子在的连线在垂直与y轴的平面上,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故答案为:(1,,); ③该晶胞中Zn原子数=8×+6×=4,O原子数=4,设晶胞的晶胞参数为acm,则ρ g/cm3==g/cm3,解得a=,晶胞面对角线长度为a cm=×cm,故晶胞中D和D离子的距离为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cm=××1010pm,故答案为:××1010。 考点: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晶胞的计算、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1化学又称一碳化学,研究以含有一个碳原子的物质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有机化学及工艺,因其在材料科学和开发清沽燃料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燃煤废气中的COCO2均能转化为基础化工原料、清洁能源甲醇:

①3H2(g)+CO2(g)  CH3OH (g) + H2O(l)   △H1

②CO(g)+2H2(g) CH3OH(g)           △H2

.已知:18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的热量。

化学键

C-H

C-O

C=O

H-H

O-H

键能/KJ/mol

412

351

745

436

462

 

 

△H1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 2mol H2,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CH3OH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l所示:

1)图中压强的相对大小是P1______P2(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ABC三点的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K(A)______K(B)_____ K(C)(填“>”“<”“=”) ,计算C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300℃P2条件下,处于E点时V________V(填“>”“<”“=”

4)某温度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己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的密度不再变化

b. 速率之比v(CO):v(H2): v(CH3OH=l: 2:l

c.容器内气体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e.容器内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5)反应开始至在C点达平衡,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t1时改变条件为_________,此时平衡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 )

Ⅲ.工业上可通过甲醛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25℃时,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CO(g) HCOOCH3(g),部分研究如下图所示:

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的是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a. 3.5×106Pa            b. 4.0×106Pa           c. 5.0×106Pa

用上述方法制取甲酸甲酯的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

CoC2O4是制备金属钴的原料。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500℃煅烧的目的是_______

2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3钴浸出过程中Co3+转化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净化除杂1”过程中,需在4050℃ 加入H2O2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再升温至8085℃,加入Na2CO3溶液,调pH5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净化除杂2”可将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Ca2+)=1.0×10-5mol/L,则c(Mg2+)________[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

6)为测定制得的CoC2O4产品的纯度,现称取1.00g样品,将其用适当试剂转化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再用过量稀硫酸酸化,用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当_________时,即达到滴定终点,共用去高锰酸钾溶液26.00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沸点为-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爆炸,微溶于水。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a→______                      →f

(2)检查A中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3)用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

(5)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6)装置BD中的现象说明P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性           B.不稳定性           C.还原性          D.酸性

(7)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 0.10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1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mol·L1 的盐酸和 CH3COOH 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 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代表滴定 HCl 溶液的曲线

B. A 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  mol·L1

C. 在相同温度下,ABC 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 D 点溶液中:c(Cl)2c(OH)2c(H)

 

查看答案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右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发生反应:AgCl(s) Ag(s)+Cl(AgCl) [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时,电流由Y流向X

B. 光照时,当转移0.1mole-时在Pt电极上有0.05molCl2生成

C. 光照时,ClAg电极移动

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 +Cu+(aq) Ag(s)+Cu2+(aq)+C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