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用异丙苯氧化法合成苯酚,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

工业上用异丙苯氧化法合成苯酚,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沸点

溶解性

主要化学性质

异丙苯

152.4 

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苯酚

181.8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酒精等有机溶剂。

易被氧化

丙酮

56.2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不易被氧化

 

(1)检验有机相中是否含有水的方法是                                       

(2)“操作2”的名称是                      

(3)丙酮中常含有苯酚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有机物杂质,某同学做了如下检验。

检验项目

实验方案

检验丙酮中一定存在有机杂质的方法是   

A酸性KMnO4溶液,加热

B乙醇,溶解        

CNaOH溶液(酚酞),加热

检验丙酮中一定含有苯酚的方案是:

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1~2滴FeCl3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结论是       

 

(4)某同学对该厂废水进行定量分析。取20.00mL废水于锥形瓶中,水浴加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假定只有苯酚与KMnO4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10.00mL。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5 + 28KMnO4 + 42H2SO428MnSO4 + 14K2SO4 + 30CO2↑+ 57H2O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mg·mL1。(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6分)(1)取适量有机相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固体观察,如果固体变蓝色,说明有机物中含水如果固体不变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水(2分) (2)分馏或蒸馏(2分) (3) 检验项目 实验方案 方法是 A (2分)     现象和结论是 滴加FeCl3溶液后,若试管中溶液变为紫色,则丙酮中含有苯酚。 (2分)若试管中溶液不变为紫色,则丙酮不含苯酚。 (2分)(只回答一种结论给2分)   (4)①当最后一滴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分) ②0.84或0.85(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检验水的存在时,常利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的特征反应,因此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取适量有机相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固体观察,如果固体变蓝色,说明有机物中含水如果固体不变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水;(2)读图可知,操作2的目的是分离互溶的液态有机相,表格中信息说明它们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可用蒸馏或分馏进行分离与提纯,故操作2为分馏或蒸馏;(3)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丙酮不易被氧化,而苯酚、异丙苯都易被氧化,因此纯净的丙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异丙苯或丙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丙酮、异丙苯、苯酚都易溶于酒精,因此不能根据溶于酒精确定是否含有杂质,故B错误;虽然苯酚具有酸性,能使NaOH的酚酞溶液的红色变浅或褪色,但是异丙苯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能使NaOH的酚酞溶液变色,因此不能确定一定含有异丙苯,故C错误;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这是检验苯酚存在与否的特征反应,因此设计实验方案为: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1~2滴FeCl3溶液,若试管中溶液变为紫色,则丙酮中含有苯酚;若试管中溶液不变为紫色,则丙酮不含苯酚;(4)①根据酸性高锰酸钾呈紫红色,既是滴定反应的氧化剂,又是滴定终点判断的指示剂,当最后一滴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②由于n=c•V,则滴定消耗的高锰酸钾为0.1000×10.00×10-3mol;由于5 + 28KMnO4 + 42H2SO428MnSO4 + 14K2SO4 + 30CO2↑+ 57H2O,则20.00mL废水中含有的苯酚为0.1000×10.00×10-3×5/28mol;由于m=n•M,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则20.00mL废水中含有的苯酚为0.1000×10.00×10-3×5/28×94g=0.1000×10.00×5/28×94mg,则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0.1000×10.00×5/28×94mg /20.00mL=0.84 mg·mL-1。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化学计算,涉及检验有机相中是否含水、有机相的分离提纯方法、选择检验异丙苯或苯酚的试剂、检验苯酚的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滴定终点现象、化学计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

A0.1mol          B.大于或等于0.2mol,小于0.3mol

C.等于0.2 mol     D.大于0.1mol小于0.3mol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4-溴-1-环己醇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    )

AA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

BB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C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D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查看答案

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出发合成BHT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方法一优于方法二   

BBHT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

C.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DBHT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enguinone分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B. 1mol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 mol3 mol1 mol

C. 醋酸和软脂酸互为同系物,C5H12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D. 石油的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液化则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